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国家教委修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让他们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自觉提高认识,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发展智力。我国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的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从幼儿教育到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共同任务。”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
  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创造性思维的特点,结合课内教学,拓展课外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所谓求异,就是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的一种思维,即从多方向、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思考问题,并在多种思路的比较之中选择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思路。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写有《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961年12月毛泽东同志“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也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的咏梅词昂扬奔放、乐观坚毅,一反陆游词的低沉抑郁、消极颓丧,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博大襟怀。教师引导学生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与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训练,能增强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二、敏锐洞察的思维能力
  洞察是知觉和思维相互渗透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在洞察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观察到的事物与已有的知识或假设联系起来思考,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特异性、重复现象进行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获得新的发现和发明,这也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三、丰富想像的思维能力
  想像犹如三棱镜,它能够创造出七彩人生。学生一旦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也就有了创造性;反之,没有丰富的想像,就没有创造。例如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是作者离开北宋都汴京(今开封),与情人话别所写,全词充满了创造性想像。上阙想像临别时留恋难舍的情景,借寒蝉、长亭、烟波、暮霭构成气氛,可以使人想像到离别时哀伤的心情。下阙进一步想像别后伤离的场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全词正体现了文学创造想象的特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四、知识结构的独特性
  举凡科学文化教育的创新,皆建筑于既有知识结构之基础上。而创造思维的新成果,又是对已有知识的突破与创新。故创新性思维与已经掌握的知识密不可分。然而知识与创造思维能力又各有其内涵。创造性思维能力包容着诸多因素,不仅需要知识提供必要的内容,还需要知识上升为思想因素与智力因素,否则知识就会成为死板的、凝固的、束缚创造力的桎梏。一般说来,良好的知识结构包括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科学知识,以及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要培养学生好奇、好学的特点,建立起独特的知识结构,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五、灵感的活跃性
  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讲,灵感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突发的心理现象,是人脑以最优越的功能,加工处理信息的最佳心理状态的体现。灵感往往能突破关键性的问题,使兴奋的选择性泛化得到加强,造成神经联系的突发性接通,使思维空前活跃。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那些创造性思维发展较好的学生,灵感思维也较活跃。如《“28”之谜》的报导:国外礼仪鸣放礼炮21响,而毛泽东主席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却鸣放礼炮28响,为什么?美国人说:“共”字由“廿”与“八”组成,毛泽东把共产党写上了天空;苏联人说:毛泽东得天下有28功臣;英国人说: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是28岁;日本人说:28是指八卦八门中的两个门,有吉庆的意思;尼克松访华时说:毛泽东三个字用繁体写是28画;几个外国人汇集在一起谈此事,不禁惊呼:毛泽东真神人,他能预测自己寿命为84,84是由三个28组成——毛泽东28岁时中共诞生,过了28年中国诞生,再过28年逝世了;最后是周恩来对尼克松的回答:曾听主席讲过,中国共产党到开国时已28岁了。以上七种说法,从个人功绩、家庭私事、古代学说、数字巧合、党的历程等方面出发,来猜测“28响”的含义。有老师让学生就这些观点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思维发散,提出了各种观点,可谓“百花齐放”!这是对旧思维的突破,是灵感活跃起来对新思维的接通,体现了灵感创造的活跃性。
  知识经济呼唤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呼唤创造型的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摈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努力创造条件,采用灵活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努力培养一代新人。
  
其他文献
“以校为本”的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一线教育的呼唤。新形势下,作为管理者的校长能否立足本校,从学校的实际、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解决本校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路径进行提升活力,于是“校本管理”便在21世纪初应运而生。“校本管理”立足学校自己的办学思想和目标自主规划,以学校管理为核心,紧密结合本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办学活力。近年来,我校经过前身伊山中学的异地搬迁重组,创
期刊
摘 要:有效实施教师管理,促进学校教育工作,成为学校管理者不断探索的课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围绕充分激发和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实施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创设和谐氛围,学校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着。  关键词:教师管理 以人为本 民主管理 创设和谐氛围    一句话说得好: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策略,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研究性学习要求赋予素质教育崭新的、更深刻的涵义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尝试着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运用到音乐教
期刊
学前教育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而进行的教育,是儿童正式接受小学教育前的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是指从3周岁到6~7周岁儿童,被称为学龄前儿童。在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后,我不断反思着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  一、让儿童在劳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由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不断发展,他们已经基本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加之这一时期的儿童好奇心极强,所以,他们开始渴望参与实践活动,并且
期刊
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数学教育具有精神领域的功效,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笔者以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依据,就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文化教育进行了思考,并对在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精神、体现数学的美学价值、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行了探索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急需大量高素质的农业生产经营者与开发人员以及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工人,所以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职业教育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北、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支柱。本文根据我国目前农村经济与教育发展观状,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针对性 实效性    20
期刊
摘 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相结合并实践于课堂中,有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更有利于实现高效性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实践 高效性     这个时代被称作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初中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分析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客观要求。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明确: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创设问题情境是关键;引导创新是根本。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 创新思维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那么
期刊
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要将素质教育理念寓于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谈谈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