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能说会道,写出一篇好文章,可以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达到了一半的目的。但是,写作又是学生所有作业中难度较大,较枯燥的一课。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实际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上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经具备的写作能力进行写作培养,并且要根据学生已经具备的写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寻找到最佳的写作训练方式,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一、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创设情景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开放性的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独特心理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尽量为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学生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嘴品尝,用耳倾听,充分感受事物的形味声色等各方面。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体验当成学生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发表议论的途径,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注重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扩展素材积累
  学生由于年龄所限,接触到的课外知识不多。要想学好语文知识,只靠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因此,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拓展延伸中学会写作心得,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句、段落、篇章,增强语感。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具有典型性且文质兼美的文章,引进阅读教学充实教材。
  三、以学生为本,掌握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要联系本班的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习作,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练笔、读后感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还要注重词语的积累,通过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展示自己,了解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以及作文的展示,还可以针对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展开口语交际,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口语作文表达技能。
  四、以学定教,选择适合学生的写作训练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定教,根据本班学生的写作能力选择写作训练策略。对于不同学年段的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学年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要求进行作文训练
  五、帮助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写作兴趣
  1.认识写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使他们认识到学生不是作家,不要怕写不好,要坚持练习写作,写日记,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从易入手,改写作为生活杂记,培养写作兴趣
  因为习作难,所以学生才怕写,往往在未下笔就乱了方寸。如果把写作改为生活杂记,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们消除了“谈写色变”的心理,由怕动笔写到喜欢写,这样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自觉写,有事必记,有感必抒。只有使学生尝到了写杂记的兴趣,他们便会细心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写作时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感官效能,更全面深入地去挖掘素材,捕捉写作的镜头,并把看到的、感觉到的美,真实、集中、具体、生动地在杂记中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因势诱导,激发他们的写作才能,并把写得好的杂记张贴出来。这样既鼓舞学生写作的热情,又使学生认识到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
  3.引导朗读,积累好词佳句,培养良好语言素质
  一般来说,学生的口头语言一般都明白无误,原因在于学生从牙牙学语起就置身于口头语言环境之中,从小受到口语熏陶,形成了良好的口语感的缘故。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于是,我让学生准备一本精美的小本子,摘抄优美的文段,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形象生动逼真的描述,构思巧妙的情节等,时常朗读,争相传阅,久而久之,学生习作的句子通顺多了,再没有出现过方言化的句子,且生动形象,有的甚至包含着深刻的哲理,他们的写作能力果然有了提高。
  4.规范语言,丰富词汇,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没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是写不出好的文章的,所以,规范语言,丰富词汇在习作教学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上写作课时,首先是重视语言的规范,方言地区初学写习作的学生,往往分不清哪些是标准语,哪些是方言,所以学生常常把一些方言写进去。其次是丰富学生的词汇,语文的课本中的名篇,词汇丰富,是学生丰富词汇的一条主要途径。另外,结合课外读物,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是丰富学生词汇的一条重要途径。
  5.给孩子探究体会的机会,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
  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让孩子们主动去观察、探究。你会发现孩子能说有创意的话,能写有创意的文字,其创造性是出人意料的。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中,要求学生: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过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要突出这处景观的特点,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感觉到大自然的奇妙。我把这样的习作课堂迁移到野外,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孩子们才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总之,在小学语文写作的过程中,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够对写作感兴趣,才能主动地来写作。教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写作,鼓励学生关注实际社会生活,积极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自由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而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成效。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其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创新能力,突显他们的特色,张扬他们的个性。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大力提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写出具有个性特色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下面谈一下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的点滴做法。  一、平等交流,自由表达  每上一篇课文,我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讲”,而是“听”。听什么?听学生相关的生活经历,听学生在自读课文之后的感受。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哪些问题,你对课文有些什么感受和体会?虽然那些感受也许很肤浅,没有条理,但这种原汁原味的
期刊
当今世界,信息网络化,给政治、文化、意识形态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当直面全球化的挑战。然而,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瞬息万变的信息洪流冲击着校园,左右着学生们的生活选择和社会化取向。而当前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得学生们思想迷惘而混乱,甚至偏离学校纪律和社会规范做出违纪或违法行为。因此,帮助学生们明辨是非,提高道德判断力
期刊
体育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人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活动。随着课程的改革,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初衷,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把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身体
期刊
小学开设英语,为使学生终生学好英语,教师在教学知识的同时,要能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上下功夫,既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  一、教师自己要有良好的习惯  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我想这才是“为人师表”的真正含义,教师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另一方面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学生由钦佩之情转而
期刊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游戏,多媒体等手段,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有限的语言知识范围内置身于英语的“气氛”熏陶之中,很自觉地运用英语,产生联想,强化记忆。  在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及运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鉴于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本人认为在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非常有必要。
期刊
“解决问题”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数学能力有效的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综合行为,需要多种能力参与,对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训练不仅要进行专项训练,还需要加强各个技能点、知识点的融合。只有抓住解决问题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锻炼,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解决问题训练的重要性  解决问题是传统教学中的的应用题教学,源于
期刊
课堂上,即时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目的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
期刊
今天,我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真实经历,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作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首要执行者——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留守教育。  一、留守教育要求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具有深入了解学生的能力  具有了解学生的能力,是留守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留守学生,关键要有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2.具有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  “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
期刊
物理习题是多种多样的,特别是力学题,正是变化多端。对于形形色色的习题,考生能否迅速而准确地切入到题目给定的物理情景中,寻找适题的物理规律,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是解题的关键,对于考生能否取得好的成绩至关重要。寻找适题的物理规律,要靠分析和综合,也就是审题,对于一道物理习题,只有通过分析和综合的审题思维活动,才容易找出解题的正确途径和适题的全部物理规律。那么,一道习题到手该如何展开审题呢?  一、
期刊
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既重要而又十分难学的基础学科。特别是在高考复习中,怎样才能提高物理复习的效率和质量,从而为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高考复习实践,在高考物理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考考什么  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研究考钢,二是研究新课程标准,三是研究近三年新课标高考试题。  考纲分析:《考试大纲》规定在新课标理综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