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组诗)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失望的暗影忧伤了夜色
  在那相隔咫尺的星海岸
  你绕过了我的呼吸
  淹没了记忆
  晚风依旧吹着树梢
  相思的叶子
  一片片向下飘
  残月
  残月顿挫成苍茫
  我在路口点一盏盏心灯
  看见
  一颗星宠爱另一颗星
  一朵云宠爱另一朵云
  一条小溪拥抱另一条小溪
  万物都在缠绵
  而只有你
  把誓言制成了失眠
  思念
  清晨
  我走在爱和希望里
  靜赏朝阳升起
  我一路行走
  一路种诗
  我的思念
  在孟冬时节
  蛰伏在文字里
  光阴的脚步越走越远
  你的脚步从未走近
  那些美好的回忆
  成为唐宋时的明月
  躺在羞涩的诗集里
  忽略
  雪
  忽略了酷寒
  在空中一朵一朵地绽放
  欢迎春的到来
  树
  忽略了一树一树的繁英
  告别了夏天
  直面秋天
  渔翁
  忽略了鱼虾
  只钓碧水青山
  胸怀扶摇蓝天
  火车
  忽略了旅人与货物
  为了目的地
  沿着轨道向前
  阳光
  忽略了风沙与四季
  为了万物众生成长
  把爱作为内核
  淡定
  一束花
  春季从容地绽放
  秋季优雅地零落
  无论绽放
  还是零落
  都一样地淡定
  垂钓
  我坐在书山里
  垂钓
  把经典一遍一遍地读
  与作者秉烛深谈
  抚摸圣洁的语言
  心灵越来越澄澈
  读名著
  如沐一场盛大的雪
  心一点点地沉下去
  灵魂向上漂浮
  在书山里
  遇到一棵一棵老树
  我一次一次地弯腰
  九月的桂花怡人
  流入我的心脾
  一句诗,一个温暖的词语
  成为普陀山上的佛
  让我向善皈依
  在书山里
  我垂钓到了
  一朵秋天的格桑花
  在阳光下,在月光下
  迎风起舞
  一列火车在启动
  一列火车
  装满了《诗经》《楚辞》
  建安风骨、盛唐气象
  驮一背霞光
  抵抗荒凉、冰霜
  撕开夜晚的凄凉
  一路挥洒阳光与信仰
  去追逐
  诗与远方
  秋至
  下楼 ,阵阵凉风吹彻
  秋已至
  一个夏季
  被我宅在家里
  深耕,博采
  在时光的罅隙里
  填补我努力的沙
  稻穗已弯下了腰
  苞谷在子宫里待产
  高粱红了脸
  红薯已耐不住寂寞
  豆荚胖得涨破了肚皮 ……
  万物
  都期待盛开
  让
  让是一缕和风
  柔软了心田
  手撷一片叶子
  立在春天
  让是菩提
  叶为莲
  枝为慈
  宽容滋养根须
  让是一盏灯
  文明、温暖
  使秽语、冲动、撒旦……
  隐匿于黑暗
  秋天里的叶子
  秋天里的叶子
  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
  在月光下温婉成女子
  依偎在大树的怀里
  夜里飘入了我的梦境
  叶子
  与蓝天、白云绘了一幅画卷
  缱绻于往事
  倾诉着对夏的眷恋
  在微凉的空气中
  感受明媚的暖
  那一片片叶子
  缠绕着琴弦
  演奏驿动时光
  于喧嚣的尘世中
  酿成了一阙阙宋词
  最后
  以无畏的姿态
  脱下缤纷的衣裳
  淡定地
  面对前方
  作者简介:黄晓梦,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会员,徐州作协会员,出版诗集《挹秀集》,创作古风、古文、新诗、散文诗、散文30万余字,常有作品发表在《延河》《诗选刊》《扬子江诗刊》《绿风》等多家报刊,多次在全国文学大赛中获奖。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2120年 中国 成都  光来了,可感觉上不是线,像将光线放在嘴里咀嚼,糯糯的,浸泡着味蕾,品尝它的滋味,又像吸入鼻中细闻,柔柔的,塞满了鼻腔,展现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那些低空飘着的,是云,是网络,它们聚在一起,运算着,无比大的数据。  它们微小杂乱地排列着,将光抹出更多的乐章,成都的雾更加浓了。  令人感到温暖的,是这样的一个小房间,在某个角落可能藏着有趣的玩具,一个小了一点的窗外,是被云没
期刊
我常听别人说起梅兰竹菊四君子。这些有着花中四君子之称的梅花、兰花、竹、菊花,已经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是传统寓意纹样。大部分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梅兰竹菊字画作为人们家居装饰画的钟爱,许多人将其挂在书房,客厅或者是办公室。代表一种人文高雅环境,更是一种品位的象征。  
期刊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墓园大门,随风飘起的项链上是一张小男孩的照片,他就是周立功。  周立功打着一把黑伞目光不停搜寻着他想要找的名字,终于,他在一塊墓碑上找到了——陈卫国。七十年前,周立功和陈卫国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他们胸怀大志,义无反顾地选择参军,保家卫国……  雨,下得很大,阴云密布。不安的情绪始终笼罩在战士们头上,似乎预示着将有一
期刊
竞选村长  鸡窝村的老少爷们儿不习惯把村长叫村主任,他们一直把村主任叫村长。  钱满贵在村里干了三十年村长,眼看再干一届就到了退下来的年龄,却正赶上又一届选举。本打算干满届体体面面地退下来,谁想在外打工的钱多德回到村里,扬言要竞选这个村长。  过去村长在村里的地位和油水,只有钱满贵知道。谁家的儿子升学、闺女出嫁,甚至死了去火葬场火化,都离不开他腰里的那个圆疙瘩。你去求人办事,谁不带盒烟、捎瓶酒?礼
期刊
前几天他去了京郊昌平的农村,说是农村,其实也还是城乡接合部。初秋的天与夏天已经不同了,天空离地面变得更加遥远了,“秋高气爽”说的恐怕就是这种景象。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灼烧树叶和泥土蒸发的味道。  一路上他瞥见许多条笔直的乡间小路,有的是水泥铺成,而有的泥土还暴露在天空之下;路两旁是高高的树林与灌木丛,炽热的阳光泼在布满灰尘的水泥地上,风一吹,像海浪一样泛上树叶的阴影边缘。孤单的小路上没有一个人,路的尽
期刊
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在充满坎坷与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一路跨越沼泽,穿过荆棘,在阳光下奋力奔跑,就这样在自己的“人生史”上不断向前,一步,再一步。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生也是一页一页翻过去的。再长的路,一步接着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梦想的终点。我们都害怕自己会走错方向,其实只要每一步都坚实有
期刊
四川成都文化氛围浓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武侯祠……每每想起这些,我的耳畔都会回荡起一种历史的声音。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沉淀了岁月的厚重。但在这厚重里,你却也能感受到成都的休闲与安逸。你瞧,那茶馆便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茶馆除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和颇具四川特色的表演,像《皮金滚灯》还有最著名的《变脸》外,更是有那盖碗茶。茶水清凉可口,回味悠长,邀上三五老友,喝上一杯,
期刊
一  习惯早起的张驰,把不足十五平方米出租屋里的事,能做的全部做了,终于熬到了七点半。开学了,工地得八点才允许动工。为此,张驰的合作伙伴李师傅,还被装潢公司的赵总训斥了一顿。  张驰拽紧门上链环,锁好门,把摩托车推到院门前。铁皮焊成的院门上,只有一个四寸见方的洞口,那个洞口是为方便院子里人出入时,拨动门闩而留的。院子里住着六户人家,其中五户是陪读,唯有张驰因为与房东老太的女婿是朋友,才得以租住进来
期刊
不知不觉,已有些日子没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了。记得我曾跟友人说过:“爱好并不代表喜欢,当爱好俨然成了一种习惯时,才真正算得上是喜欢。”  在我的阅读观里,一向奉行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这样的阅读最能引起大多数阅读者的共鸣。何况,这样得来的体会本身就是人性最基本的层次,从中完全可以发掘和升华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命题。  自己买的第一本书便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时才读小学二年
期刊
提起年初全家遭遇的那场史无前例的灾难,我至今仍心有余悸。  一月十一日,小女儿和女婿携两个活泼可爱的外孙女在西班牙度完假回到上海,我和老伴儿也从扬州老家返沪,当回了孩子的“保姆”。谁知道,就在四口人慢慢消除旅途疲劳,努力倒着时差的过程中,一场灾难正悄悄袭来。  为了给四口人接风洗尘,另一个中外结合的家庭热情相邀,后天晚上聚会。这个家庭,妈妈是上海人,爸爸是西班牙人,亦是我们女婿的好朋友,生有一双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