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里的那些事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知不觉,已有些日子没有静下来好好读一本书了。记得我曾跟友人说过:“爱好并不代表喜欢,当爱好俨然成了一种习惯时,才真正算得上是喜欢。”
  在我的阅读观里,一向奉行无目的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这样的阅读最能引起大多数阅读者的共鸣。何况,这样得来的体会本身就是人性最基本的层次,从中完全可以发掘和升华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命题。
  自己买的第一本书便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那时才读小学二年级,连一大半的汉字都还认不全,更别提带着某种目的去阅读了。但说来也奇怪,一个月后,连蒙带猜地将整本书都读完了。并不只是简简单单地读完就罢了,中途还模仿着父亲的阅读方式,在所浏览过的每个地方都相应做了很多批注。不懂的字就要标注出来,不懂的语句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对于那些美句,便画上个大大的圈,时常拿来背诵。那时一直坚信,长大后,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不料,随着阅读量的积累,还没等到长大,短短三年后,原先那些批注的问题都被一一解决。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时总是习惯性地揣摩作者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觉得只有真正读懂作者了,才是一次成功的阅读。因为每次写作,就是深挖作者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然后用他自己最特有的方式向世人展示出来。这样的阅读方式,或许就是大多数人所一向奉行的。但这只是一味地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你不是创作者,你是閱读者,你又是否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给自己提过一些问题呢?
  现在,每当自己读到一本书时,习惯性地剖析文中的某些句子。就好像在《简·爱》中看到的那句“在这段时间里,我已经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我心里已经抛弃了从谭波儿小姐那学来的一切,或者不如说,她已经把我在她身边一直呼吸到的那种宁静气氛随身带走了。如今,我又恢复了我的本性,开始感到往日的情绪又在活跃起来,这似乎不像是失去了支柱,而像是失去了动机,并不是我已丧失保持平静的能力,而是保持平静的理由已经不复存在。”
  我曾纠结于《简·爱》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变化,从谭波儿小姐那学到的一切是什么,那种宁静的气氛又是什么,又为何说带走了,保持平静的理由又为什么不复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一次又一次地翻开书本,一遍一遍地思索答案,尽管到现在为止,其中的有些问题我依旧还没找到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原本一周就可以读完的书本我整整读了两个多月,有时换个角度想想,这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阅读方式。
  文字是思想的体现,而书是文字的载体,因而换句话说,书是思想的载体也不为过。听从自己的内心,去找一本自己喜欢看的书。静下心来,学会给自己提一些问。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阅读书籍,我渴望得到什么,我要怎样阅读。当你听从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喜欢的,便会觉得万事万物都为了你而存在,你拥有无穷力量,莫大的价值,知道自己为何而读,这是我一直深信不疑的。
  所谓阅读,应该朝这个方向去思考,去用力,而不是在大众潮流或阅读者自己随流中做的无用功。
  作者简介:肖茂果,彝族 ,四川省凉山州人,笔名芒果叔叔。系南边文化艺术馆第六届签约作家、小说委员会委员,著有散文集《昨夜星辰今日风》。
  (责任编辑 王瑞锋)
其他文献
它是一只金镯。  圆棍形,开口,小手指粗细,表面没有多余镶嵌,所以并不流光溢彩。不过,它周身散发出经时间洗礼后的光泽,低调、醇厚、风度内蕴,完全不同于金饰店玻璃柜里那种喧闹的闪耀。  虽然,它也是在密封的玻璃柜里的,但那是博物馆的文物展柜。它是一件被展出的文物。  它被放在木架上,木架又放在蓝丝绒背景板上,前面有一方小小的金属台,上头刻了它的名字——那是考古人员取的名字,太直白了,它不喜欢。还有三
期刊
一  就在我动手写这篇短篇小说的时候,我经办的这个贩毒案还没有判决。这个案件是我二〇一六年十月份接的,距今天两年半时间了。  你猜得对,我是律师,是一名在北京注册,在老家安徽居住的律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挂靠律师。  一直以来,我对这些人的称呼,从鼻子里喷出一声“哼”。倒不是我这个人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意见,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称呼是错误的,错得还很离谱。  他们对我的称呼,大概是从建筑行业的挂靠
期刊
2120年 中国 成都  光来了,可感觉上不是线,像将光线放在嘴里咀嚼,糯糯的,浸泡着味蕾,品尝它的滋味,又像吸入鼻中细闻,柔柔的,塞满了鼻腔,展现出一个多彩的世界……  那些低空飘着的,是云,是网络,它们聚在一起,运算着,无比大的数据。  它们微小杂乱地排列着,将光抹出更多的乐章,成都的雾更加浓了。  令人感到温暖的,是这样的一个小房间,在某个角落可能藏着有趣的玩具,一个小了一点的窗外,是被云没
期刊
我常听别人说起梅兰竹菊四君子。这些有着花中四君子之称的梅花、兰花、竹、菊花,已经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是传统寓意纹样。大部分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梅兰竹菊字画作为人们家居装饰画的钟爱,许多人将其挂在书房,客厅或者是办公室。代表一种人文高雅环境,更是一种品位的象征。  
期刊
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墓园大门,随风飘起的项链上是一张小男孩的照片,他就是周立功。  周立功打着一把黑伞目光不停搜寻着他想要找的名字,终于,他在一塊墓碑上找到了——陈卫国。七十年前,周立功和陈卫国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他们胸怀大志,义无反顾地选择参军,保家卫国……  雨,下得很大,阴云密布。不安的情绪始终笼罩在战士们头上,似乎预示着将有一
期刊
竞选村长  鸡窝村的老少爷们儿不习惯把村长叫村主任,他们一直把村主任叫村长。  钱满贵在村里干了三十年村长,眼看再干一届就到了退下来的年龄,却正赶上又一届选举。本打算干满届体体面面地退下来,谁想在外打工的钱多德回到村里,扬言要竞选这个村长。  过去村长在村里的地位和油水,只有钱满贵知道。谁家的儿子升学、闺女出嫁,甚至死了去火葬场火化,都离不开他腰里的那个圆疙瘩。你去求人办事,谁不带盒烟、捎瓶酒?礼
期刊
前几天他去了京郊昌平的农村,说是农村,其实也还是城乡接合部。初秋的天与夏天已经不同了,天空离地面变得更加遥远了,“秋高气爽”说的恐怕就是这种景象。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灼烧树叶和泥土蒸发的味道。  一路上他瞥见许多条笔直的乡间小路,有的是水泥铺成,而有的泥土还暴露在天空之下;路两旁是高高的树林与灌木丛,炽热的阳光泼在布满灰尘的水泥地上,风一吹,像海浪一样泛上树叶的阴影边缘。孤单的小路上没有一个人,路的尽
期刊
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吉鸿昌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在充满坎坷与未知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一路跨越沼泽,穿过荆棘,在阳光下奋力奔跑,就这样在自己的“人生史”上不断向前,一步,再一步。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人生也是一页一页翻过去的。再长的路,一步接着一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梦想的终点。我们都害怕自己会走错方向,其实只要每一步都坚实有
期刊
四川成都文化氛围浓厚,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杜甫草堂、宽窄巷子、武侯祠……每每想起这些,我的耳畔都会回荡起一种历史的声音。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不沉淀了岁月的厚重。但在这厚重里,你却也能感受到成都的休闲与安逸。你瞧,那茶馆便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茶馆除了各种各样的小吃和颇具四川特色的表演,像《皮金滚灯》还有最著名的《变脸》外,更是有那盖碗茶。茶水清凉可口,回味悠长,邀上三五老友,喝上一杯,
期刊
一  习惯早起的张驰,把不足十五平方米出租屋里的事,能做的全部做了,终于熬到了七点半。开学了,工地得八点才允许动工。为此,张驰的合作伙伴李师傅,还被装潢公司的赵总训斥了一顿。  张驰拽紧门上链环,锁好门,把摩托车推到院门前。铁皮焊成的院门上,只有一个四寸见方的洞口,那个洞口是为方便院子里人出入时,拨动门闩而留的。院子里住着六户人家,其中五户是陪读,唯有张驰因为与房东老太的女婿是朋友,才得以租住进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