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问题意识一旦形成后,他们可以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便会全神贯注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而问题解决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探索过程、发现过程,学生思维的独立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意识;教师;培养
  问题意识与问题提出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之门的钥匙。历史上曾有不少伟人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此作过诸多个性鲜明的见解,如巴尔扎克的观点是:“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可见“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质疑是一切学习的源头。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孜孜以求地探索解决问题,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师生合作创造性解决问题,既是新课改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也可以由此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高。那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教师应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提问
  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上,学生普遍习惯于围绕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机械地接受来学习。物理教师应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要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全体学生去发现、去研究。要通过师生互动,从问题出发,充分启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参与者、帮助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要给学生造成自己是真理的化身、是知识权威的感觉,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也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强硬地纠正。宽松和谐的问题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
  二、教师应展现实验魅力,唤醒学生的提问意识
  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是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对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获取更多知识、培养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三、教师应提供背景材料,激发学生质疑提问
  物理学史中大量的史料闪烁着前人智慧的光芒,历史几乎每一项重大发现都表明,创造性思维活动起始于对所面临困难或问题的认识,开展于对问题解决的过程。把这些历史事实作为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思想沉浸于好奇之中,可以激发学生质疑提问欲望,培养提问能力。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的内容前,先提供给学生有关电与磁关系的背景材料,然后请学生设想:假如你是处在当时的一位物理学家,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学生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有“磁场能否产生电流”的问题。教师及时鼓励:“你和法拉第一样聪明。”接下去再开展下面的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四、教师应优化问题背景,让学生有问可提
  有的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需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就能达到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就会在短暂的时间里给学生提很多问题,然而这些所谓的“问题”,往往多数不具备问题的价值,实质上仍然是过去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问题”强加给学生,而应通过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以问题为中心,巧妙地设疑,激疑和质疑,科学地释疑,解疑,以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最终实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挖掘问题
  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社会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利用生产、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的现实意义,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也体现了新课程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科学理念。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地面杂草上的白霜,树枝上毛茸茸的雾凇,天空中飄飘洒洒的雪花;春天,冰雪融化成水;人口中呼出的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露等是怎样形成的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六、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示范,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除了要让学生敢问、想问,还要让学生会问。“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会问,必须“教以渔”。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学生提问时亦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倾向于提出能增强高水平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同样会以教师为榜样。为教学生学会提问,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提问的种类及其内涵要求;其次,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初中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从敢于提问、简单模仿提问、有意识地主动思考提问、带着问题钻研到融会贯通后提问这几个不同层次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掌握提问的技能。另外还应该适时诱导点拨,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可以在文字上、方法上、矛盾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并说明“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假如我是学生,我会提出下面的问题”,给学生以启发,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进行模仿并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注意知识教育、过程教育和学法教育,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提问的方法。
  总之,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学会运用物理知识、物理观念,物理思想,去认识社会和自然,去分析和解决各类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素质。
其他文献
在钢城百里运输线上,为了钢铁物流的畅通,首钢运输部3700名员工、几十台机车、千余辆货运列车昼夜奔忙。运输大军中活跃着一只谨慎务实的安全员队伍,51岁的安全科科长桑希洲,是这支队伍
介绍王娟教授运用疏肝消瘿方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痰凝血瘀,自拟疏肝消瘿方治疗甲状腺结节,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
‘大果甜杨桃5号’是从‘大果甜杨桃1号’芽变单株选育出的新品种。串状结果,果实大,长卵形,果尖钝,果皮黄色,果肉黄色,平均单果质量215.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5%。果实丰产
介绍颉敏琴副主任医师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颉师认为, 类风湿性关节炎在发展过程中多虚实寒热错杂, 故以具祛风除湿、通阳散寒、滋阴清热
介绍伍大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围绝期失眠的经验.伍教授认为围绝经期失眠病位在心, 与肝脾关系密切, 其基本病机是肝气郁结, 心神失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为基本治法, 用逍
浙江黄岩在茭白生产上引进设施栽培,并形成一套当地特有的茭白“三改两优化”技术,较传统种植方式增产20%以上,产品在我国4月茭白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效益显著。黄岩地处浙江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难点,多数学生对此题型比较困惑,这类题通常可用数学归纳法、构造法、单调性、均值定理、放缩法……,下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就
介绍旷惠桃教授治疗皮痹的经验。旷教授认为皮痹的病因以寒湿为主,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临床以阳虚寒凝、血虚寒凝、气虚血瘀之虚实夹杂证常见。故而临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