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本质”落地

来源 :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人为本,这是对课堂本质的回应。
   课堂要以生为本。既然课堂要以生为本,就意味着课堂要围绕学生展开,而不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课堂却难以落实呢?
   事实上,以生为本的前提是这个“生”要自己站立起来,这个“生”要有自己的学习诉求,这个“生”要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课堂只是满足学生学习诉求的中转站,实现学生人生理想的加油站。与之相应,现在课堂上明显是学生围着教师转,但我们先不要急于批评教师。试想,如果学生愿意主动学习,教师会“满堂灌”吗?但如果学生习惯性不主动,教师就不得不伸出援手,不得不上台“唱戏”。
   因此,课堂要以生为本,就意味着课堂变革的重心不是对教师提什么要求,甚至要求教师从讲台上退下去;而是如何改变学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站立起来。事实上,当课堂中学生没有站立起来教师就主动退下去,那样的课堂比教师主动出场的课堂更加低效。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学生并不会因为教师主动退下去,就会在课堂上自动站立起来。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站立起来,需要我们系统思考学生的课堂生活是不是有安全感、成就感、使命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些是通过教师实现的,但更多的答案可能并不在教师身上,而是在学业评价标准和方式上,在班级和学校文化的建设和表达上,这就已经不再是微观的教学问题,而是超越课堂存在的教育问题了。
   教学要以学为本。教学要以学为本,这并不是一个什么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教学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大概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阐述的道理。我相信,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没有一名教师不明白这个道理,当教室里没有学生在学习时,任凭教师把课上得精彩绝伦,那也是毫无意义的。
   但现状就是如此具有“戏剧性”。在课堂上我们最常见的“风景”就是最兴奋与最投入的永远是教师,而学生能够参与进来的总是少数,大部分学生似乎只是课堂教学的观众,还有一小部分学生是旁观者。不得不说,这样的课堂状态是对以学为本的违背,是以教为主的真实写照。
   可是,为什么教师在课堂上成了主角,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呢?于是,我们开始批判教师,认为课堂中之所以少了学习,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以自己为本,或者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太过强势。但我们试着想想,是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变得弱势了,学生的学习就会因此而强势起来呢,学习在课堂上就能够自动占领课堂中心呢?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要落实以学为本的课堂本质,最重要的不是强调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也不是要求教学要甘于弱势,而是要推动学生的学习,支持学生的学习,诊断学生的学习,只有把学习扶持起来,只有让学习在课堂中站立起来,教学才能变得有针对性,才能变得有意义,才能够心甘情愿地退到课堂边缘。总之,学习“弱”了,我们要考虑如何让学习“强”起来,而不是天天批评教学“强”了;学习到了课堂的边缘,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学习有能力站在课堂正中央,而不是天天想着把教学赶到课堂的边缘。
   教育要以人为本。教育要以人为本,完全可以将之比喻成数学中的公理,如果教育不是以人为本,哪里还有存在的价值?同样的道理,如果课堂中没有了教育的成分,这样的课堂就成了技术的训练场、知识的复印机。既然教育要以人为本,课堂要充满教育的气息,那么课堂就要把学生当作人来培养,以培养人作为课堂的目标。
   但是,现实中的课堂很少感受到学生作为人的那种诗意,更多是成为知识容器的那种苦恼。于是,我们开始批评教师不把学生当人看,批评学校不把学生当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来培养。可是,当教师不把学生当人看时,这对教师来讲不也是一种职业的讽刺吗?当学校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时,这不也是对学校办学目標的否定吗?因此,教育要以人为本,要让课堂充满教育的气息,关键之处在于,要让课堂中的学生活出“人样”来。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管自己的观点是对还是错;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管是个体的幸福还是集体的荣耀;他们敢于面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不管自己在学习中是强者还是弱者。
   当下我们讨论课堂变革,就是要在理论上探索最为根本的课堂本质,同时要在实践中尝试最为有效的课堂方法。判断课堂变革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我们采用的课堂方法是不是把课堂本质展现出来了,是不是让课堂本质在课堂中落地了。毕竟,我们既不需要落不了地的课堂口号,也不需要无视课堂本质的课堂变革。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技术的痕量气体传感器,用来检测非纯氢气中的痕量甲烷浓度。传感器被配置了一个微型谐振腔,能够在空间上对声波进行限制,用以增强信号幅值。
<正> 当今,人民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富裕了,丰衣足食之余,十分重视追求身材美,相貌美。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但身貌不美,而且体质也不尽人意。在城市,甚至农村,儿童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课程。如何更好地学习数学课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广大高中数学教
作为一种决策导向的新型课程评价模式,CIPP(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模式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等四类评价组成,具有其独特的功能,适合高校文化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机遇和挑战并存。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的校园媒介生态,探讨了如何在大学校园构建良好的新媒体环境,充分发挥新媒体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有
作为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自古以来汉字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鉴于汉字的美学功能,文章将汉字的字音美、汉字的字形美、以及汉字的字意美运用到
中国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但是令人不能忘记的能有几部?笔者从张洁上世纪70年代末的作品《爱,是不能忘记的》落笔,思考中国当代文坛现状。
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发展力量,中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现状受到了高度重视。近一段时间以来,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出台扶持政策,从实施房屋租金减免、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
报纸
快乐教学法是一种以创建灵动、活泼、和谐课堂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优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各学科教学中。本文针对快乐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
<正>一、教学设计二、教学反思(一)教学问题与生俱来根据学生预习问题找切入点,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也比较有挑战性。需进一步思考如何选择学生共性的疑惑,形成思维梯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