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来源 :新华日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y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肺结节作为常见的肺部占位性疾病,具有发展成肺部恶性肿瘤的潜在风险,是肺癌预防的重要环节。肺结节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痰核”“积聚”等范畴,其病因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为六淫邪气及环境毒邪等,而内伤多与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倦失度、情志内伤等有关。肺结节的主要病机为气滞痰瘀痹阻肺络。虚、痰、瘀贯穿本病发展的始终。治法当以行气、消痰、化瘀、散结并重。全国名中医凌昌全基于中医辨证论治优势
期刊
介绍史锁芳教授辨治肺结节的经验特色。史锁芳教授辨治肺结节经验颇丰,辨治上重视“有诸内,必形之于外”理论,强调宏观辨病与整体辨证相结合,把握“因郁致结”的发病特点及肝肺失调、肝郁脾虚、气郁痰瘀互阻的病机格局,以调气开郁、化痰祛瘀散结为核心治法,并始终重视顾护脾胃、调畅肝肺气机,临床获效较佳。将其辨治思路及经验特色介绍如下,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以期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肺结节中的优势。
期刊
肺结节因其检出率上升且有癌变风险而日益引起医患的重视。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通过辨证论治不足以获取足够的信息指导治疗,既不利于及早干预肺结节,又不利于患者改善预后、缓解焦虑情绪。辨病论治以肺结节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针对病因采取最佳治疗原则;辨体论治则针对患者的体质差异而调整体质,辨病论治与辨体论治相结合可获得更多的诊疗信息,予患者及时有效的诊治,以延缓或阻碍肺结节发展并降低其癌变风险,丰富
期刊
该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近20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肺结节的相关文献,总结临床医家对肺结节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认识,认为肺结节的病名为“肺积”“积聚”“咳嗽”“喘证”等,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肺、脾、肾虚为本,以痰、瘀、气、热、湿为标,病位在肺,涉及脾、肾、肝等
期刊
肺结节检出率随医学影像学进步递增,无典型症状,常被“漏诊”“错诊”,良恶性特征无法直接判断。多项研究表明肺结节恶性概率约4%,发生发展及预后均具有不可预测性。西医处理危险评分较高的结节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方式,有创且具有局限性。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完备,应用广泛,可宏观反映人体状况,辨识体质类型,对诊治当下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疾病起指导作用,疗效显著。文章通过相关文献查询,探究肺结节中医病因病机,调节体质以求
期刊
<正>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在从前,这种RNA分子被认为没有相关的生物学意义, 因为研究方法的不断升级,已经证实Lnc-RNA在表观遗传调控、剂量补偿作用和细胞分化调控以及其他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Lnc-RNA的生物学作用与其高度保守的二级、三级结
期刊
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王胜主任门诊肺结节患者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王胜主任中医辨证论治肺结节的临床思路。方法:本次研究收集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安徽省中医院呼吸内科-干部门诊就诊并诊断为肺结节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23例,并将其病例信息输入“临床病历采集系统V3.1”和“临床病历数据处理系统V3.1”,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再通过频数、关联、聚类分析方法对患者一般情况、中医
学位
[目的]基于中医伏邪理论探讨肺结节的辨治思路。[方法]从伏邪的角度出发,结合古籍文献及现有文献资料,考究伏邪致病的源流,探析伏邪致病与肺结节恶性转化过程的相关性,并对肺结节的治法及用药进行概括总结。[结果]伏邪因虚而生,具有隐匿潜伏,逾期而发的致病特点,肺结节多因正虚邪伏而发病,正气亏虚,脏腑失衡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痰瘀热毒积聚,伏于肺络,是肺结节恶性转化的病理基础。治疗上以扶正祛邪为主,把握核
期刊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研究胡凯文教授治疗肺结节的用药经验与组方规律,传承胡凯文教授临床诊疗肺结节的经验。方法 收集并整理胡凯文教授2021年4月—2022年2月期间治疗肺结节的医案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录入肺结节相关治疗方剂,对处方中药物的性味、归经、应用频次、药对组合等进行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发现。结果 共收集胡凯文教授治疗肺结节医案51个,处方216则,中药13
期刊
<正>肺结节病属于中医"积证"范畴,属五积之一,为肺之积,病名为"肺积"。"积"之病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五变》记载:"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胃肠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难经集注·卷四脏腑积聚第九》云:"肺之积,名为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脉"滑者,为息贲,上气",指出了肺积的主症和脉象。晋代王叔和《脉经·卷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