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CO2气氛下混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煤粉混烧是实现电厂经济运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煤炭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措施。O2/CO2燃烧技术能有效减少NOx、SO2的排放,且对烟气中的CO2进行捕集及封存,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以某电厂所用印尼褐煤、大同烟煤及其所采用的掺混比下的混煤(60%烟煤+40%褐煤)为研究对象,在热重分析仪和一维沉降炉上进行O2/CO2气氛下混煤燃烧及污染物排放特性实验研究。应用热重分析仪对混煤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V(O2)/V(CO2)体积比、褐煤掺混比、升温速率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煤燃烧曲线的变化规律相同,随褐煤掺烧比的增大,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均减小,综合燃烧指数变大。O2/CO2气氛下,随着氧体积分数由20%增至50%,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降低,降幅不明显,综合燃烧指数增大。混煤在20%O2/80%CO2气氛下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比空气气氛下高10℃左右;30%O2/70%CO2气氛下,混煤着火温度比空气下高3℃,工程中O2/CO2气氛下30%氧体积分数作为最合理体积分数是正确的。随着升温速率由10℃/min增至40℃/min,着火温度、燃尽温度和综合燃烧指数均增大,增幅明显,即煤粉的燃烧特性对升温速率敏感。在一维沉降炉上对褐煤、烟煤和混煤的的污染物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过量空气系数、CO2质量浓度、燃料比FC/V、温度对NO、SO2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a由0.8增至1.4,NO和SO2的排放质量浓度均越来越高,CO的排放质量浓度均越来越低,烟气中CO的质量浓度越高,NO和SO2的质量浓度就越低。O2/CO2下NO和SO2排放质量浓度比O2/N2下低约30%40%和10%。在O2/CO2气氛下,随着CO2质量浓度由20%增加至50%,NO和SO2排放质量浓度均逐渐降低,变化幅度均不大,当氧量一定时,单纯提高CO2质量浓度来达到NO和SO2的减排效果不好。随着温度的升高,NO和SO2排放质量浓度均增大;不同气氛、不同升温段,NO、SO2排放质量浓度曲线斜率变化显著不同。在低、高温下,随FC/V的增大,NO排放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不同,而SO2排放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一致,均逐渐增大。
其他文献
针对蒋庄煤矿坚硬煤层注水难的问题,为了提高注水渗透效率,引进CO2爆破致裂技术,利用瞬间释放高压气体,迫使煤层内部封闭裂隙相互沟通,形成可使水渗透到煤体内部相互关联的孔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是目前燃煤烟气NOx脱除的主要技术,常用的催化剂(V2O5-WO3/TiO2)要求脱硝反应温度窗口为300-400℃,因此SCR脱硝装置必须布置在脱硫和除尘装置之前。在
随着全球O3浓度的升高,O3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O3浓度升高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威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影响其结构与功能。本研究采用开顶式气室(OTC
重混创作泛指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对在先作品进行改变和转换并融合进新的创作形式中。重混创作是共享经济与共享文化的产物,其存在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与繁荣有着积极意义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La3+掺杂的TiO2催化剂,并用XRD对其进行表征,用催化剂对染料媒介漂兰B进行降解处理,考察影响降解率的因素。结果表明,La3+掺杂的TiO2降解效果较纯T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有害成分之一,PM2.5颇受关注。而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日渐被人们认识到,尤其对呼吸系统的损害首当其冲。近
库尔勒市作为新疆“北乌南库”战略中的重点发展城市,聚集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享有西北地区第一座“全国文明城市”称誉,但因近年来工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