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和人格渐成理论分析皮普在身份追寻过程中的身份危机和身份建构。英国维多利亚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笔下出现了许多的孤儿形象,这既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社会大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狄更斯童年坎坷的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晚期成熟的作品,狄更斯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成功塑造了孤儿皮普这一形象。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作者查尔斯?狄更斯和他的《远大前程》、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研究的视角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探究年幼时的皮普的身份。他属于英国中产阶级的一员,拥有中产阶级共有的思想意识形态。本章还介绍了皮普在成长早期中对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同。第三章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渐成理论分析了皮普在童年,青少年和成年早期,各个阶段所经历的身份危机,分别是:勤奋与自卑的冲突、自我同一性与同一性混乱的冲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其中同一性混乱是皮普青少年时期一直所面临的问题。第四章通过归属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安全感这三个层面分析了皮普是如何构建起一个成熟的身份的。第五章结论部分总结出皮普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他确立个人身份,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