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比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N2O产生的影响

来源 :化工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体积为3 L的SBR反应器,通过投加NaNO2的方式调节反硝化初始NO-2-N为20 mg N.L-1,同时,投加0、0.05、0.1、0.2 ml乙醇调节初始碳氮比(C/N)分别为1.8、2.5、3.2、4.5,考察了不同C/N下亚硝的还原及N2O的变化情况,不同碳氮比条件下,最高N2O积累量分别为333、200、245、256μmol.L-1。随C/N增加,亚硝反硝化速率和N2O生成速率增加。内源反硝化N2O还原速率为35~45 mg N.(g MLSS)-1.h-1,外碳源反硝化N2O还原速率为172 mg N.(g MLSS)-1.h-1。短程反硝化过程中,反硝化初始阶段会产生N2O的积累,其主要原因是氧化亚氮还原酶的合成速率小于亚硝态氮还原酶的合成速率;低碳氮比条件下,亚硝态氮还原酶和氧化亚氮还原酶竞争内碳源电子供体,导致N2O的积累;高碳氮比条件下,NO-2和N2O同时被还原,不会产生N2O的大量积累。
其他文献
从实际使用角度出发,阐述了使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压力容器A、B类焊缝的可行性,并制定了相应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可供压力容器制造行业的推广使用。
为了解酸性条件下粉砂质壤土对Cd2+的吸附-解吸机制,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了不同pH值条件下壤土对Cd2+的吸附-解吸实验。结果表明:壤土对Cd2+的吸附量和吸附率均随着pH值升高而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是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能源与
针对HVDC引起的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本文建立了多输入多输出闭环互联系统模型,将系统拆分为HVDC子系统和交流子系统。当两个子系统的开环模式接近时,系统发生了近似强模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一些风电和光伏场站出现了困扰运行人员的振荡现象。2015年7月,哈密地区风电场出现的次同步振荡甚至导致火电机组跳闸。为研究此类振荡,该文首先建
以Fe3O4为磁核,中间包覆一层SiO2,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形成介孔二氧化硅,并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为表面官能团化基团,对介孔磁性材料表面进行氨基官
本文在介绍利用环保、安全的CO2作为制冷剂的跨临界循环的基础上,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损失情况,并通过与常规工质对比,提出了采用汽液两相螺杆膨胀机取代系统中节流阀的方法。该方
研究了NaCl添加剂对urea-ZnCl2低共熔离子液体熔点、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aCl加入不能改变离子液体熔点随组分氯化锌摩尔分数[x(ZnCl2)]的变化规律,但可以降低离子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