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南诏德化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即南诏阁罗凤赞普钟十五年,是唐代遗留下来的“云南第一大碑”。《南诏德化碑》颂扬了南诏王阁罗凤的文治武功,表明判唐的不得已和希望与唐和好的愿望,是研究南诏早期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南诏德化碑》碑文约三千八百余字,现碑文仅存八百余字,幸明万历年间李元阳的《云南通志》、清嘉庆间的《金石萃编》等文献都有记载,《南诏德化碑》内容丰富,记载了南诏的诸多史实,如城廓建置、职官体制、农田水利以及采矿、纺织等业,方国瑜曾说:“以碑证史,记云南史事之丰,唯此碑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诏德化碑》立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即南诏阁罗凤赞普钟十五年,是唐代遗留下来的“云南第一大碑”。《南诏德化碑》颂扬了南诏王阁罗凤的文治武功,表明判唐的不得已和希望与唐和好的愿望,是研究南诏早期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南诏德化碑》碑文约三千八百余字,现碑文仅存八百余字,幸明万历年间李元阳的《云南通志》、清嘉庆间的《金石萃编》等文献都有记载,《南诏德化碑》内容丰富,记载了南诏的诸多史实,如城廓建置、职官体制、农田水利以及采矿、纺织等业,方国瑜曾说:“以碑证史,记云南史事之丰,唯此碑也。”,所以,有关《南诏德化碑》的研究成果较多,而对碑文中的地理名词的研究则较少。《南诏德化碑》碑文中记载的地理名词有109处,地理名词是研究南诏早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与《蛮书》、《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元史·地理志》等文献中有关南诏地理沿革记载进行印证的最直接史料。本文对《南诏德化碑》中的地理名词进行了整理,对碑中的地理名词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与《蛮书》、《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元史·地理志》等文献记载进行印证。论文对《南诏德化碑》的内容及地理名词进行了概述,对碑文中的地理名词进行了分类研究;从南诏官职封号、城镇、山脉河流、疆域等四个方面的地理名词结合南诏时期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了梳理,并将这些地理名词与《蛮书》《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及《元史·地理志》中的记述进行对比研究。以地理名词为主线,文中参考方国瑜的《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云南史料丛刊》和尤中的《云南地方沿革史》等文献,分析了南诏早期与南诏后期的地理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带来的南诏政治、外交、文化交流方面的变化。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健康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由于健康素养本身的概念和内涵构成尚未统一,目前国内外
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评价及其提高的措施吉林省教育学院梁建自从有了课堂,人们就开始了对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例如,应从哪些方面对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采
目的评价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128例与参照组127例,试验组患者给予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及对症治疗,参照组患者给
头孢他定系目前常用的头孢类抗生素,临床常与输液配伍后静脉滴注,为考察其稳定性,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头孢他定与生理盐水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
<正> 水禽中以鸭科的经济意义最大、特别是豆雁,白额雁、鸿雁,灰雁,花脸鸭,针尾鸭、斑嘴鸭、绿头鸭、罗纹鸭、绿翅鸭、白眉鸭(旅鸟)等的数量最多,每年冬季成大群出现,猎民形
在我国,干尸多被发现于封闭程度高,不漏气的棺和墓穴内,偶见于空气干燥的北方户外,而在江南水乡室内形成干尸实属罕见,作者遇到一例,现报道如下.
[目的]应用颈动脉结构与功能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
内质网作为内膜系统的核心,具有参与蛋白质合成、转运,糖原分解和脂类、胆固醇合成等功能。肝脏中,内质网还参与内源的疏水代谢产物和异源物质的生物转化。内质网功能的失调能引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华法林在人体内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双周期交叉、安慰剂对照试验设计。12名健康志愿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2组,连续5wk每日分别服用
根管治疗术作为牙髓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广为认可。它的原理是通过清创,化学和机械预备彻底去除根管内感染源,并严密充填根管以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