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3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继承, 来源:文史 年份:2015
赵平安先生《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与吴良宝先生《〈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补正》二文,曾对汉印中的复姓材料进行搜集考证。我们近年在使用《玺印姓氏徵》、《汉印文字徵》...
[期刊论文] 作者:吴良宝,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商代甲骨文、楚简《容成氏》中以往释读为"黎"的"旨"、"耆"、"利"等字均系文字误释或辞例误读,目前只能确定西周金文中的"楷"、清华简中的"[旨阝]"是黎国;古书所见的"黎"地不止一处,从它们......
[期刊论文] 作者:吴良宝, 来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15
羕陵攻尹戈是新公布的楚国有铭兵器,戈铭中的"郘豊"就是见于《战国策》、《史记》等书中的"吕礼",主要活动于秦昭王时期,由此可判断这件兵器铸造于战国中晚期之际。它和其他几件以事纪年的楚国兵器表明,战国中晚期楚国兵器的监造者可以是当时的县公,也可以是县级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良宝,,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5
商代甲骨文、楚简《容成氏》中以往释读为“黎”的“旨”、“耆”、“利”等字均系文字误释或辞例误读,目前只能确定西周金文中的“楷”、清华简中的“■”是黎国;古书所见的...
[会议论文] 作者:吴良宝, 来源:中国文字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吴良宝,徐世权, 来源:中国文字研究 年份:2015
湖北荆州谢家桥出土战国铜鼎铭文中的"淮阳",资料发表者解读为今河南淮阳县的楚国"陈"城,本文认为鼎铭"淮阳"就是原宋国都城"睢阳",齐灭宋后该地转属魏国,鼎铭的刻写时间不得早于公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