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SiO2固载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环己酮肟水解制备羟胺反应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h722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羟胺(NH2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通常以无机酸盐的形式(如盐酸羟胺、硫酸羟胺等)或水溶液形式存在。其主要用于合成己内酰胺(生产尼龙-6)、药物中间体羟胺-O-磺酸,以及合成农药、医药、香料、燃料等。本文考察了以二氧化硅为载体的负载型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环己酮肟水解一步生成羟胺的反应过程。首先通过理论计算对环己酮肟水解反应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己酮肟水解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rGmθ为正数(>0),平衡常数(KΘ)数值较小,说明该反应在标准条件下是不会自发发生的,且肟水解反应主要由热力学控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制备方法、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参数,对环己酮肟水解反应的影响。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初步探究了负载型IL的结构,并提出了水解反应微观机理。结果表明:(1)浸渍法所制备的负载型离子液体酸功能催化剂,对于环己酮肟水解反应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以[SPIPTES]CF3SO3/SiO2(15wt.%)为催化剂,环己酮肟加入量0.1 g,环己酮肟与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0,超纯水加入量30 m L,60℃反应1 h时,环己酮肟的转化率为37.13%,羟胺的收率36.69%,但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较差。(2)溶剂甲苯、乙醇的加入对环己酮肟水解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明显。(3)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其制备过程对于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尤为重要,实验表明负载型离子液体催化剂[SPIPTES]CF3SO3@SiO2-6为适宜水解催化剂,其制备条件是:模板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EO-PPO-PEO)加入量4.95 g,超纯水加入量45 m L,预水解时间7 h,溶胶-凝胶时间4 h。(4)水解反应适宜条件:[SPIPTES]CF3SO3@SiO2-6:环己酮肟(质量比)=10:1,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60℃。在上述反应条件下,环己酮肟转化率为17.40%,羟胺收率为17.23%,且催化剂[SPIPTES]CF3SO3@SiO2-6的重复使用性相对较好。(5)借助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推测了可能的催化剂结构。(6)综合实验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提出了质子化环己酮肟的水解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危害逐渐得到各方重视,污染物在人类活动及自然环境作用下,不断在土体内富集,污染地区重金属浓度已然超过土体净化能力,同时污染物通过径流、降雨等途径使污染区域逐步扩大,进而在生态链循环中威胁动植物和人类健康。因此,研究重金属污染物在土体内的吸附迁移规律和污染土渗透特性,对探测重金属污染范围,评价污染危害及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四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Cr(Ⅵ)、Cd(Ⅱ)、Pb(
人口数量增多导致用水需求量及排放量迅速增加,从而增大了给水厂及污水厂的水处理负荷。作为水处理的副产物,污泥的排放量也迅速升高,这给污泥的处置带来不便。其中,给水厂污泥是由大量无机物和少量有机物组成,其中无机成分主要来自铁铝等絮凝剂的残留,将其用于剩余污泥调理,可实现剩余污泥脱水减量和给水污泥资源化。本文对给水厂含铁污泥进行灼烧和铁提取,分别用作骨架颗粒和絮凝材料,调理剩余污泥脱水,研究其脱水效果和
向钢中加入Mo、V、Ti之类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虽可有效地抑制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晶粒,但生产成本较高。而像Al2O3、Ti O2之类的氧化物也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如果能将其细小颗粒均匀分布于钢中,也能发挥细化晶粒的作用。本课题在首先制备氧化物添加“中间合金”的基础上,制备了氧化物添加的45碳素结构钢和高碳低合金钢,研究了氧化物颗粒对材料组织、力学性能和高温热变形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蒸汽压缩制冷技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制冷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该技术的大量使用已经产生并加剧了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为了应对传统制冷带来的臭氧空洞及全球变暖危机,亟需研发环境友好的新型制冷材料。基于铁质材料热效应的固态制冷技术因其环保高效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固态制冷的研究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从固态制冷出发,围绕新型复合制冷技术进行了新材料、新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具有轻质、高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结构的补强加固之中。但是,加固后的结构脆性性能显著,不利于结构抗震。为了提升单一加固材料的强度、延性和刚度,结合FRP和钢板的优点制作FRP-钢板复合材料,对FRP-钢板开展静力拉伸和循环拉伸试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15个FRP-钢板试件进行静力拉伸试验,研究纤维粘贴层数、纤维
全无机钙钛矿CsPbX3(X=Cl,Br,I)纳米晶作为一种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因具有卓越的光电性能,在光电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半导体材料而言,掺杂是一种能够改善半导体材料的性质或赋予其新奇的光、电、磁学特性的有效改性手段。近几年关于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的掺杂研究表明,在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中掺入金属离子能够改善其光电性能。然而,在实现高质量的金属掺杂的同时获得对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晶形貌以及性能的
Ni3Al基高温合金具有许多优异的综合性能,因而逐渐成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热端部件用传统高温合金的理想替代材料。但较高的γ′相体积分数、复杂的化学成分对合金的微观组织、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本文以一种新型的铸造多晶Ni3Al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固溶处理工艺设计获得了合金的最佳固溶工艺,研究了合金共晶区γ′相在固溶处理过程中的析出、长大规律与演变机制;进而研究了热暴露温度对合金共晶区微
本论文采用“脱合金伴随自发分层”的设计思想,通过合理地设计合金成分,以Cu40Zr50Ag10非晶合金作为脱合金前驱体,脱合金得到孔洞/韧带尺寸可调、具有多层对称结构的新型纳米多孔双金属铜银(NP-CuAg)。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对NP-CuAg进行了表面修饰,采用阳极氧化和热处理工艺,在其表面制备出由Ag纳米颗粒修饰的CuxO(x=1,2)纳米线复合材料(Ag/CuxO@NP-CuAg)。对Cu
由于出色的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透明柔性超级电容器(Transparent and Flexible Supercapacitors,TFSCs)在可穿戴便携电子器件和智能触摸视觉设备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这种器件在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机械性能和透光率等性能参数上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为了保持器件较高的透光率,电极材料一般被设计的非常薄,导致器件比电容有限,因此优化电极材料的组成与结构成
介入栓塞术是肿瘤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栓塞微球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常用的一种栓塞材料,因其兼具介入治疗与化疗的协同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中。然而,临床医用栓塞微球缺乏自显影功能,从而无法对栓塞微球进行实时跟踪。此外,临床医用栓塞微球只兼具化疗与栓塞的治疗效果,治疗方式相对单一,协同效果不佳。因此,有必要制备一种复合栓塞微球,使其具备自显影以及多种方式协同治疗的功能。鉴于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