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钛料一般指Ti02含量不小于75%的钛渣、人造金红石和天然金红石。用电炉冶炼钛精矿制取的产品称为钛渣(当钛渣中Ti02含量不小于90%时,该产品称为高钛渣)。用其他方法制取的含Ti02不小于90%时的产品称为人造金红石。富钛料是生产钛白粉和海绵钛的重要原料,因此在生产中,如何将钛精矿进一步处理,以获得Ti02含量较高的富钛料,对钛工业的发展极为重要。由于我国钛资源以钛铁矿为主,金红石的储量少且价格贵,富钛料的工业生产主要以钛渣为主。电炉还原熔炼钛渣的实质是还原铁、富集钛,即将钛铁矿与固体还原剂无烟煤或石油焦等混合后加入电炉,一般在1600-1800℃下进行还原熔炼,钛铁矿中铁的氧化物被选择性地还原为金属铁,而钛的氧化物则富集在炉渣中,经过渣铁分离便得到钛渣和副产品金属铁。钛渣是一种高熔点(1580-1700℃)的炉渣,其熔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钛渣熔体粘度在温度下降接近熔点时会急剧增加,并随钛渣组分的变化而发生剧烈的变化,所以,电炉冶炼钛渣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电炉冶炼钛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是:高温、高压、泡沫渣、CO气体。结合云南某公司80kt/a钛渣厂进行危险源分析,首先将钛渣厂划分为以下五个单元:(1)供、配电系统;(2)钛矿精选分厂;(3)钛渣熔炼分厂;(4)生铁分厂;(5)渣处理分厂。本课题将主要以(2)、(3)、(4)单元为研究对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分析法(ETA)、故障树分析法(FTA)、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本课题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来进行分析。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风险评价表法、格雷厄姆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格雷厄姆法来进行评价。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可以看出,80kt/a钛渣厂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中: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的危险等级最高,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设施、设备的毁坏。其他危险危害因素的危险等级次之。煤气爆炸,铁水、钛渣遇水爆炸,压力容器爆炸主要可能发生在电炉还原熔炼系统,烟气除尘净化系统,铁水、钛渣处理系统;粉尘爆炸主要可能发生在原料制备系统和电炉还原熔炼系统;火灾主要可能发生在CO发生区域、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等周围;中毒窒息主要可能发生在电炉熔炼系统和烟气除尘净化系统的人员作业区,在以后的生产中应针对这些危险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经过格雷厄姆法对各个系统的危险程度进行分析评价,得到:电炉还原熔炼系统、烟气除尘净化系统的危险等级为“重大风险”,应加强管理,重点预防。铁水、钛渣处理系统、电气系统的危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其他系统则较安全。针对以上分析,在80kt/a钛渣厂实际生产中应进一步健全生产、操作、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生产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