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符跳对Bt水稻与Bt蛋白的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Bt基因作物在降低农药使用量、害虫控制、增加作物产量和对靶标害虫及其近源种的高度特异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因此全球转Bt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然而,转Bt基因作物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潜在生态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一方面,转Bt基因作物通过其植物残体、根际分泌物以及花粉等途径向土壤中不断释放Bt杀虫蛋白;另一方面,转Bt基因作物在经过Bt杀虫基因修饰后会导致其各种次生代谢产物以及植物成分的改变。因此,转Bt作物生态安全风险评价是长期、安全、大范围商业化推广转Bt基因作物的重要依据。  跳虫作为土壤生态系统中最丰富、多样性最高的土壤动物之一,参与生态系统中有机质分解等重要生态学功能,而且也是土壤环境重要的指示动物。本论文以Bt蛋白非靶标土壤动物白符跳Folsomiacandida为研究对象,以转Bt基因水稻和Bt蛋白为作用因子,分别从种群适合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三个水平,基于生态学、生理生化和基因芯片技术,系统研究了白符跳F.candida对三种转Bt基因水稻(华恢一号、Bt汕优63、克螟稻)及其非转Bt亲本(明恢63,汕优63、秀水稻)和纯Bt蛋白(CrylAb、CrylAc)的响应特征,旨在为转Bt基因水稻的大面积商业化推广及其长期种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本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  1、转Bt基因水稻对白符跳F.candida繁殖率、死亡率以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白符跳F.candida直接取食三种转Bt基因水稻(华恢一号、汕优63、克螟稻)及其非Bt亲本水稻(明恢63,Bt汕优63、秀水稻)残体,研究发现,不仅转Bt基因水稻和其对应的非Bt亲本水稻残体之间的差异会对F.candida的种群适合度产生显著影响,水稻的不同部位(根、茎、叶)以及不同的水稻品种残体也会对其种群适合度产生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Bt杀虫基因的修饰导致了水稻成分的改变,从而影响了F.candida的繁殖率、死亡率和生长发育。通过在人造土壤中混合上述六种水稻残体,研究Bt和非Bt水稻残体对F.candida的间接作用表明,在人造土壤中Bt基因修饰、水稻残体部位的差异和水稻残体品种的差异三个因素均会对F.candida的种群适合度产生间接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转Bt基因水稻对F.candida的种群适合度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直接和间接负面影响。  2、转Bt基因水稻对白符跳F.candida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抗氧化酶在清除活性氧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被用作多种环境胁迫的生物标志物。以白符跳F.candida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转Bt基因水稻对白符跳生物学指标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superoxide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等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与非Bt亲本水稻秀水稻和明恢63喂养的F.candida相比,转Bt基因水稻克螟稻和华恢一号显著降低了F.candida的繁殖率,但是含Bt蛋白(CrylAb和CrylAc)的酵母喂养的F.candida与不含Bt蛋白的酵母喂养的F.candida的繁殖率没有显著差异。因此,白符跳F.candida繁殖率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水稻品种之间的植物成分差异造成的。进一步分析表明,F.candida的T-SOD活性的差异主要是由非Bt水稻亲本品种之间的差异造成,各个水稻处理的POD活性均没有显著差异。Bt-克螟稻与其亲本秀水稻相比显著降低了F.candida的CAT活性,但是Bt蛋白没有对其CAT活性产生影响。因此,Bt-克螟稻在被Bt基因修饰后,可能会对F.candida形成环境胁迫。CAT可以作为Bt-克螟稻潜在的生物标志酶。  3、CrylAb和CrylAc对白符跳F.candida的基因表达的影响  Bt蛋白对靶标害虫的毒性机制已经具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Bt蛋白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却知之甚少。以白符跳F.candida为研究对象,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了Bt蛋白对F.candida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混合CrylAb和CrylAc2种Bt蛋白的酵母喂养F.candida后,发现有26个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为去除其中的假阳性基因,用混合了CrylAb和CrylAc的酵母重新处理F.candida样品,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26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rylAb和CrylAc显著增加了F.candida的11个基因的表达量。经过对它们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只有3个基因可以进行功能注释。其中Fcc01653和Fcc02517与组织蛋白酶cathepsinL2具有较高同源性,Fcc01609与热激蛋白70(Hsp70)具有较高同源性。因此,Bt蛋白在F.candida体内可能是被肽链内切酶降解,Hsp70可能在对肽链内切酶或外源Bt蛋白的折叠及其生物功能调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进一步分别以混合了不同浓度梯度的CrylAb和CrylAc的酵母喂养F。candid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筛选出的11个基因的表达量,对它们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分类发现,57.90±5.52μg/gCrylAb剂量下显著增加了Fcc02517、Fcc00773、Fcc03581、Fcc02074基因的表达量;184.49±11.04μg/gCrylAb处理下Fcc02233、Fcc02544基因的表达量开始显著升高;242.48±13.29μg/gCrylAb处理下Fcc01653、Fcc04344、Fcc02261、Fcc01609基因的表达量才开始显著增加。而对CrylAc蛋白的反应则为:Fcc02233、Fcc02517、Fcc00773、Fcc02074、Fcc02544、Fcc04710、Fcc01609基因对CrylAc最敏感,其表达量在105.58±3.08μg/gCrylAc下开始显著升高;Fcc01653、Fcc04344、Fcc02261基因对CrylAc中等敏感,其表达量在283.32±23.58μg/gCrylAc下开始显著升高;Fcc03581基因对CrylAc最不敏感,其表达量在536.94±106.85μg/gCrylAc下开始显著升高。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1)综合利用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种,研究了其对非靶标土壤动物白符跳的直接与间接影响,表明Bt水稻对白符跳无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2)分析了Bt水稻对白符跳三种抗氧化酶的作用,发现Bt水稻品种在Bt基因修饰后可能会影响跳虫的抗氧化酶活性,并对其形成环境胁迫作用;3)基于定制基因芯片技术评价了2种Bt蛋白(CrylAb和CrylAc)对跳虫基因表达的影响,筛选了Bt蛋白对跳虫潜在影响的11个分子生物标志物,发现跳虫对不同的Bt蛋白(CrylAb和CrylAc)的响应可能具有相似的机制。这些研究将为深入理解Bt蛋白对土壤指示生物跳虫的作用机制开辟新的方向,为转Bt基因作物的长期、大范围推广中的环境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SEI-1是一个近年来发现的新的癌基因,定位于19q13.1,该区域是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常见染色体高扩增区。双微体是基因扩增的主要遗传学标志,常携带癌基因,并与衰老、
脂联素(adiponectin,APN)是脂肪组织特异产生的外分泌蛋白,其与肥胖、胰岛素拮抗综合征密切相关,并且具有抑制炎症等重要作用。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
子痫前期是特发于人类的妊娠期多系统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约为5%-10%;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妊娠20周以后突然发生的高血压和蛋白尿等症状,并伴随有多脏器的损伤,是目前产科临床
随着IEEE802.11无线局域网的颁布,W-F接入Internet的方式很快遍及了校园、家庭和机场等场所。作为无线局域网射频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 VCO)设计受到了
随着高清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终端的不断涌现,视频处理正以市场为向导,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作为缩短新型视频处理算法和芯片研发周期的有效手段,本论文为相关视频处理算法构
药物治疗是一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对同一类型的肿瘤患者,相同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对药物敏感,而有些患者对药物存在耐药性。因此寻找生物标记来预测癌症病人
近年来,基于甲胺铅碘(CH3NH3PbI3)吸光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获得了快速发展,效率已由最初的3.8%提升到20.2%。CH3NH3PbI3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宽的光谱吸收及优异的载流子迁移性质,非常适合作太阳能电池的吸光材料。本文分别采用一步溶液法和两步溶液法在介孔Ti02电极上制备了CH3NH3PbI3薄膜。研究主要工艺参数对薄膜的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质的影响。借助X射线衍射(XRD)、
众所周知,互利共生研究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榕树-榕小蜂系统是互利共生系统的典范,受到进化生物学家的高度关注。根据是否能为榕树传粉,榕小蜂分为传粉榕小蜂和非传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平板显示器已经在中小屏幕显示中代替了CRT,并且快速占据了计算机显示领域。我国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已经把高清晰度大屏幕平板显
化学通讯在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气味包含了大量社会与性(sociosexual)的信息,如种、性别、年龄、遗传背景、繁殖状态、健康状况、社会等级等。与昆虫相比,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