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千佛洞第二窟施宝度母图像探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rhi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壁画艺术以符号性、观念性、形式性等图像为营造方式,不仅成为当时宗教宣传教义、引领信众的实物载体,也成为极具艺术价值的艺术珍品。敦煌石窟群中的东千佛洞现存石窟二十三个,而其中保存完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开凿于西夏时期的东千佛洞二窟壁画。其既是彼时“显密双修”的宗教典范,同时也以图像的方式记录了西夏民众的精神世界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实际状况。东千佛洞二窟中的两组“施宝度母图像”,不仅将宗教教义与现实世界进行完美的结合,而且在借鉴中原、波罗、西藏等地区文化的基础之上,对宗教义理进行了一系列描绘与表现,颇具西夏特色,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多民族融合及民众对于施宝度母的信仰与诚挚。本论文以东千佛洞二窟中的施宝度母图像为研究对象,分以下四个章节进行深入的梳理与探讨:第一章简要概述东千佛洞的整体构造以及在西夏时期民众对于施宝度母的信仰情况;第二章从构图、线条、造型、色彩配置等角度探讨施宝度母的艺术语言及其造像形式;第三章从西南方向的印度、尼泊尔、吐蕃等地的波罗风格、西北方向的龟兹风格以及中原风格等角度深入梳理、总结西夏与周边地区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探讨这些地域文化对东千佛洞石窟特别是施宝度图像营造的影响;第四章从风格、形象、载体等方面探讨施宝度母在西夏石窟造像中的独特性,提炼与总结其颇具代表性的图像风格和艺术价值。西夏壁画作为有关民族互相融合的产物,各地域间宗教的艺术交流与演变在东千佛洞二窟中的两组施宝度母图像上有着极具典型性的呈现,深入梳理与探讨这两组图像,将有助于我们从图像方面梳理西夏与各民族文化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归纳与总结这一时期的壁画艺术发展规律,更加清晰地认识西夏民众的宗教信仰和思想意识。
其他文献
太阳能热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能量转换效率较高,生产时能量损耗低,使用时清洁无污染,通过储热可实现连续24小时发电等优势。它可以为电网提供清洁、稳定、可调
随之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被过度消耗,新能源开发和利用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氢能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如何安全有效地储存氢气
二维(2D)过渡金属硫族化物(TMDs)是一类由弱的层间范德华作用力结合而成的层状材料。受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TMDs材料表现出许多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因而在光电及电子器件领
定向凝固Al2O3基共晶自生复合陶瓷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高温结构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及抗腐蚀性,有望成为新一代长期服役于高温氧化性气氛中的超高温结构材料。本文以采用光
目前,提高溶气气浮工艺处理特性常用的手段是优化水力负荷、混凝时间、溶气压及回流比等操作参数。通过改善气载絮体优化溶气气浮工艺处理特性的研究较少,虽然前人构建了接触区絮体与微气泡碰撞结合的动力学模型和分离区气载絮体上升的数学模型,但其研究停留在理论与概念层面,尚未对微气泡与絮体间的相互作用给予深入的研究。然而,微气泡与絮体间的水动力和静电力等相互作用力将直接影响碰撞结合效率,从而改变溶气气浮工艺的去
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作为一类有毒有害的气体,不仅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甲苯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有机污染气体,不仅会对人体的呼吸系
随着滨海城市夜景照明亮化工程的加快、灯光捕鱼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码头作业灯光照明的不合理使用等,使得船舶夜航光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船舶在海上光污染水域及其附近夜航时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为了合理地评价船舶夜航光环境,从海上光污染的定义、特点及来源出发,利用光度学、色度学以及视觉绩效原理,结合船舶号灯的基础光度、色度信息,分析海上光污染对船舶号灯可见度和驾驶人员视觉绩效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根据评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重质油脱硫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研究开发新型的重质原料油脱硫技术势在必行。加氢脱硫是最传统的石油馏分脱硫技术,其能脱除大部分硫化物,
本文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使用广义梯度近似方法(GGA)中的Perdew-Burke-Ernzerhof(PBE)交换关联函数,对三类表面功能化的二维材料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研究,揭示其非平庸的拓
国内现役军用飞机的照明灯具大多仍采用白炽灯。其可靠性低、寿命短、功耗高,严重影响了部队的夜间飞行训练和飞行安全。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 照明灯具的性能和稳定性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