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支架术后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对比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jun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卒中是危害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经临床实践证明,脑动脉支架术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但医学界对术后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尚无统一意见。目的:本实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时间及单一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对脑动脉支架术后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以指导支架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方案。方法:本实验为回顾性调查研究,选取脑动脉支架术患者662名,通过查阅病历资料、电话随访等方式,了解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房颤、除心梗及房颤外心脏病、外周动脉硬化等病史及吸烟、饮酒等基本情况,获取完整信息者380名,根据术后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时间长短分为3组:A组(60例)联合用药治疗时间为1个月,B组(220例)联合用药治疗时间为3个月,C组(100例)联合用药治疗时间为4?12月;根据A组、B组病例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使用单一抗血小板药物种类不同分为2个亚组:AB1组(132例),服用阿司匹林,AB2(91例),服用氯吡格雷。各组病例均观察术后1年内再发脑梗死、脑出血、颅外出血、心肌梗死、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分析不同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术后1年内,A组再发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颅外出血4例,无心肌梗死及死亡病例;B组再发脑梗死4例、颅外出血5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2例,无脑出血病例;C组再发脑梗死1例、脑出血2例、颅外出血6例,心肌梗死2例,无死亡病例。通过对比分析,A、B、C3组间再发脑梗死无明显差异,P值0.580;对再发心肌梗死、脑出血及颅外出血风险、死亡发生率也无显著差别(P>0.05);AB组亚组分析显示停用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单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在术后1年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动脉支架术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1个月、3个月、4~12个月在1年内缺血性卒中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停用双抗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可用于单抗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一国在国际上的形象是“自述”与“他述”相互博弈的产物,很大程度上也是国际话语权竞争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新媒体为各国借助政治修辞技艺实现“软社会控制”、谋
身份认同是被创造的产物,具有“被创造性”“文化决定性”等特点.身份认同也是主体、时间和空间所规定的范畴,它的确立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其所归属的民族和文化的认同程度.也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