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的光电化学检测新方法开发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药的使用已经成为粮食增产、粮油作物品质提升的一大助力,是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大多数农药普遍具有毒性高、降解难、易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积累等特点,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威胁着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传统的农药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等,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样品前处理复杂,仪器昂贵,不能实时在线检测等缺点。近年来,生物传感器类检测方法,因其灵活性好、灵敏度高等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光电化学(PEC)传感器相比于传统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与之相当的灵敏度和检测限,同时由于激发源和检测信号具有不同的能量形式,其背景噪声明显降低。相对于其他光学类检测方法,PEC传感器价格低廉、仪器简单,更适合发展基于现场实时监测的相关应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检测方法。然而,目前基于PEC传感器进行农药检测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开发出针对农药残留的新型PEC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PEC技术为载体,以草甘膦为检测对象,基于其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抑制开发了两种高灵敏检测方法,同时对光电活性材料和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1.基于CuO纳米颗粒的增强型阴极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电沉积法制备了 CuO纳米颗粒(CuO NPs)作为光阴极,同时在液相中利用AChE催化产生氯化硫代胆碱(TC),该产物可以与CuO NPs相结合,并加速Cu(Ⅱ)在电极表面的还原过程,从而使阴极光电流得到增强,实现了一种增强型阴极光电化学检测模式,可以对样品中AChE的活性进行测定。同时,基于OP类农药对AChE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时实现了以草甘膦为代表的OP类农药的检测,并对其在稻田水和果汁基质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由于采用了阴极光电材料,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样品中还原型物质的干扰,适合食品残留检测;电极的制备过程简单,省去了繁琐的酶固定步骤,操作简便,有利于现场实时分析。2.基于酶催化原位掺杂的光电化学传感器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 TiO2纳米棒(TiO2 NRs)光电极,并在其上原位生长了MnO2纳米片(MnO2 NFs)。由于MnO2是一种窄禁带半导体,与TiO2复合时可以增强其可见光区的光吸收。另一方面,由于AChE的水解产物TC具有一定还原性,可以将MnO2 NFs还原为Mn2+,逐渐对其进行刻蚀。产生的Mn2+又可以对TiO2进行掺杂,在TiO2禁带区域产生杂质能级,减少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使光电流进一步升高,其升高程度和AChE的浓度线性相关。由此,可以实现AChE的活性检测和草甘膦的浓度检测。
其他文献
猪丁型冠状病毒(Porcinedeltacoronavirus,PDCoV)是有囊膜的正链RNA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丁型冠状病毒属。PDCoV能够引起各个年龄阶段的猪腹泻和仔猪死亡,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相似,很难通过临床症状辨别。PDCoV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多种脏器中均能检测到PDCoV,感染机制复杂,探究其感染机制对防控PDCoV具有重要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
学位
学位
学位
褪黑素(Melatonin,MT)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强植物对包括盐害在内的多种环境胁迫的耐受性。本研究在比较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两个品种鲁7619和新陆早51种子发芽期和苗期耐盐性差异的基础上,一方面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期外源施用MT,通过观察发芽表型,测定发芽相关指标、脂肪酶活性和GDSL脂肪酶基因GhGLIP的转录模式,分析外源施用褪黑素缓解盐胁迫下棉
农田生态系统是经历频繁的化肥投入和作物覆盖变化的动态系统。当前农业中化肥的大量施用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水平、加剧养分损失、破坏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尤其是抑制了与作物生长相关的有益微生物的发展,而适量均衡的化肥投入则能提高土壤生物功能从而促进土壤健康。为此,在目前的农业管理中已产生很多用来提升土壤生物功能和土壤健康的有益措施。种植绿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增强养分蓄持能力、增加作物养分利用率、促进
学位
为了解接种慢生型根瘤菌是否具有缓解大豆的盐害的效应,本试验以栽培大豆(耐盐品种Lee68和盐敏感品种Jackson)和野生大豆(耐盐品系BB52和盐敏感品系N23227)为研究材料,采用盆钵培养方法,人工模拟盐胁迫处理幼苗,通过分析接种根瘤菌后不同大豆幼苗的生长状况、离子稳态平衡以及Na+、Cl-、N03-、NH4+等相关转运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可能的相互关系,试图揭示接种根瘤菌对大豆盐害的
氮素作为植物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之一,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水稻根系吸收氮素后,将氮素同化为氨基酸,以氨基酸的形式运输至植株各部位,供给组织生长发育使用。在水稻的氮代谢中,天冬酰胺合成酶作为氮同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性酶,其活性对氮素的同化效率具有极大的影响;天冬酰胺合成酶在水稻中催化生成天冬酰胺,由于天冬酰胺的稳定性较好且碳氮比较高,成为植株韧皮部内主要携带氮的生物分子,在氮转运过程中同样担
骨骼肌由成肌细胞分化后形成的肌纤维组成,是畜牧生产中的主要消费形式,因此了解成肌细胞的分化过程对畜牧业中的肌肉产量十分重要。成肌细胞的分化过程受到十分复杂的网络调控,其中主要包括肌肉调节因子(Muscle Regulatory Factors,MRFs)及多种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去甲基化参与肌肉发生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关于DNA去甲基化具体调控成肌细胞分化过程的研究较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