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恶是七情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在历代本草中不尽相同,是否作为配伍禁忌也有所争议.考证辨清相恶的确切涵义,归纳分析历代本草著作所载相恶药物,探索相恶配伍的应用,对继承与发展中药药性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深远意义.人参恶莱菔子是相恶的典型范例,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既有益于进一步理解相恶的内涵,又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该课题共分四部分对相恶及人参恶莱菔子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分别对七情配伍理论、相恶理论与实验研究、人参与莱菔子的古今研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本草文献研究;1.相恶内涵的历史演变研究:考证从《神农本草经》至今的相恶涵义演变过程,并予以剖析.2.著名本草医籍中相恶药物的总结归纳:对《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著名本草代表作和唐代著名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医心方》中相恶药物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归纳分析以图表予以明确阐述.3.古本草医籍文献中相恶配伍应用浅析:归纳分析从汉代以来相恶配伍应用的论述;并以生姜恶黄芩为例,简列应用相恶配伍的方剂.4.人参恶莱菔子的文献考证.第三部分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的药效学初步研究;该部分选用补虚药物抗应激实验方法对人参与莱菔子配伍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耐缺氧和负重游泳实验中,莱菔子在不同程度上减弱小鼠抗应激能力,特别是在游泳实验中,影响十分显著.在耐高温和耐低温实验中,人参莱菔子配伍组与人参单煎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第四部分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的化学成分变化研究该部分应用薄层扫描法对人参与莱菔子配伍后指标性成分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人参与莱菔子1:1共煎配伍时,人参皂苷含量减少最为明显.该课题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人参的补虚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受到莱菔子的颉颃,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人参恶莱菔子"之说.当然,"相恶"并不等于"绝对配伍禁忌",临床上,我们可以应用莱菔子制约人参补虚太过之偏性,更可利用二者一补一行之特点,治疗虚实错杂病症,以达"相制相成"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