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80年代步入文坛以来,赵德发小说创作遍及农民与土地、城市改革、传统文化、生态以及乡村复兴等不同题材,充满探索意味。但无论风格怎样变化,赵德发的小说世界总涉及关于疾病和病态的内容。与其他作家书写病态时营造扭曲、阴暗、糜烂、绝望的氛围不同,赵德发笔下的疾病书写充满积极向上的审美韵味;其小说中的疾病呈现不仅是情节发展的需要,更含有隐喻功能。这种独特的审美倾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赵德发小说所涉疾病包括显性的生理疾病、隐性的心理疾病以及复杂的社会疾病三种形态。笔者发现,赵德发所写生理疾病主要以身体残疾、未老先衰、巨人症、家族心脏病、女性乳腺癌、不孕症、男性死精等最为显著。当涉及心理疾病时,赵德发对疯癫症、病态人格以及因落后文化观念而致的心理疾病花费笔墨较多。此外还有病态亲情、爱情以及其他病态社会关系。它们时刻警醒着读者。赵德发缘何构建了这充斥着病态的小说世界?总览赵德发的写作历程,发现其中既有作者对个人经历以及民间资源的想象与位移,也有作者主观写作策略的精心设计。除此之外,作者还受到文学语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耳濡目染,由此形成一个独具美学风格的小说世界。赵德发是一位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作家,他以人道主义情怀观照笔下每一个人物。因此,对其小说中的病态现象进行文学疗救是其小说的逻辑选择。赵德发以文学为良药,在文学世界中塑造了一个个治愈疾病的文学场域,手握医疗之笔,无意识之中完成了对小说疾病的医治。此外,作者还在小说中通过对人际关系常态化和道德观念普及化的有意识设计,使小说中的疾病现象得到医治,从而使故事获得相对圆满的结局。这种对疾病现象的疗救意识,使赵德发在小说风格上有了新的突破,不仅在叙述上实现了双重叙事与双重视角的结合,在描写疾病的表现手法和隐喻内涵上也使小说表现内容更加深刻。疾病书写促其完成解构宏大叙事的民间化写作,将其小说创作推至生命书写的宏观意义之上,显现了作者对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考。赵德发小说的疾病书写并没有给人以阴郁压抑感觉,而是将人物的病态无常贯穿于整个故事中,给人以奋发向上的阅读快感,创作出了一种超越颓废的小说氛围。这是赵德发小说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是其解构宏大叙事、寻求民间角度创作的有意为之。生命短暂,命运无常,疾病体验贯穿每个人生命的始终,我们无法躲避病态悲剧的存在,却可以从心态上建立起对生活的强大精神支柱。赵德发乐观积极的创作心理,折射出了个体生存的心理图景和新世纪的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