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素与证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ell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一种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已被普遍应用。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患者的生存期日益延长。然而,活动受限和各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妨害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上述问题,还未有切实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开展中医药防治方法的研究,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首先对近15年有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文献计量学研究,发现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正虚证候是脾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其它常见的正虚证候是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常见的邪实证候为瘀血、湿浊、湿热、风动、水气。在此基础上对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临床中医症状调查,分析不同透析阶段患者的中医证素特点,并分析其中医证候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中医辨治方案的研究提供参考。文献研究查阅有关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文献,对其研究进展进行评述,发现目前应用基础方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急慢性并发症研究广泛,而缺乏系统的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也未见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素研究。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的基本方法,“证”是辨证论治的基础。因此,对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证候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是开展中医药临床干预措施研究的基础。通过采用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从中医证候研究、辨证治疗研究两个方面,对国内有关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医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正虚证候是脾肾气虚证和脾肾阳虚证,其他常见的正虚证候是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常见的邪实证候为瘀血、湿浊、湿热、风动、水气。临床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症状计量辨证方法”对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证素研究,以期发现其整体证素特征及不同透析阶段的证素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确立中医证候提供依据。本研究中男女患者之比为1:1.25;透析年龄最小为20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57.83士13.55岁;导致终未期肾脏病的原发病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首,其次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透析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22年7个月,平均透析龄为3.73士3.53年。透析频率为每周透析3次者占88.6%,每周透析2次者占5.9%,每周透析4次及以上者占5.5%。本研究对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分布较广泛,缺乏具有高度集中趋势的症状,其中只有皮肤干燥163例(69.07%)、面色萎黄144例(61.02%)、唇紫136例(57.63%)、健忘120例(53.39%)、倦怠乏力120例(50.85%)所占比例超过了一半。舌象方面频率较高的是舌边齿痕106例(44.92%)、舌红胖81例(34.32%)、舌下络脉迂曲56例(23.73%)、舌苔腻76例(32.20%)、舌苔黄64例(27.12%)。脉象出现频率较多的是脉沉95例(40.25%)、脉弦92例(38.98%)、脉滑79例(33.47%)。本研究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性证素分布较为集中,本虚证以血虚199例(84.32%)、阳虚182例(77.12%)、阴虚177例(75.00%)、气虚169例(71.61%)为主;实证以湿171例(72.46%)、气滞126例(53.39%)为主,频率均超过被调查人数一半以上。此外,实证中,痰91例(38.56%)血瘀83例(35.17%)出现频率亦相对较高。本研究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位证素亦出现集中趋势,其中肾186例0(78.81%)、肝163例(69.07%)、脾115例(48.73%)、胃92例(38.14%)频率较高,心、肺也占一定比例。本研究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在性别之间具有相同的集中趋势。经过卡方检验,各证素在性别间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每周透析4次的患者的证素频率与每周透析2次、3次的患者相比,在病性证素中的血虚、气虚、痰证、血瘀,在病位证素中的肾、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证素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有一定相关性,年龄越大,部分虚证证素和实证证素表现越明显;病位证素中,肺和肝随年龄的增长,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透析阶段,主要的病性证素、病位证素之间的分布总体趋势上保持一致。虚证主要以血虚为主,其次为阳虚、阴虚与气虚;实证主要以湿为主,气滞、痰、血瘀亦为多见;病位主要在肾、肝。其中,血瘀、气滞证素在不同透析阶段的分布趋势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通过主要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的聚类分析,初步归纳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中医证素的相关性。肝与血虚、阴虚关系密切;肾与气虚、阳虚、湿关系密切;脾、胃与气滞关系密切;心、肺与痰、血瘀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的聚类分析,再参考证素聚类及前面的证素分析,故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结如下:在虚证方面包括肝血亏虚证、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实证方面分为湿证、气滞证、痰证、血瘀证。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证候特点是以正虚为主,兼有邪实,虚实夹杂,正虚证素主要是血虚证、阳虚证、阴虚证和气虚证。邪实证候以湿证、气滞证、痰证和血瘀证为主。该结果与既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辨证采用的标准存在差异。既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证候特点研究,中医辨证分型的制定多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版),其辨证分型:主证为脾肾气(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兼证为湿浊证、水气证、瘀血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002年)中对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本虚5型:脾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脾肾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邪实5型:湿浊、湿热、水气、瘀血、风动。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发表《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分为本证: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俱虚证;兼证:湿浊证、湿热证、热毒证、瘀血证、风动证。可以看出对肝血亏虚、气滞证并未提及。而本研究结果涵盖了热、动风、水停等证素,频率相对较低。结论本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证候特点是以正虚为主,兼有邪实,虚实夹杂。因此,中医辨治当以标本兼治为原则,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另外本研究表明不同透析龄患者证素分布总体上没有明显差异。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透析频率的患者之间,证素气滞、痰、血瘀、肺等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重个体化的原则。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研究仅对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证素和证候特点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同时未涉及透析前后患者证候变化的研究;限于个人学术水平,证素相关性分析过于简单,仅通过对主要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的聚类分析,初步分析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中医证素的相关性。未对阳亢、精亏、寒、热、水停、动风等出现频率相对较少的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因此研究尚不全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他文献
鉴于重复压裂选井选层的重要性,本文研究了重复压裂的选井选层模型,其中包括影响参数的权重确定,应采用选井选层模型对新民油田进行了重复压裂井进行了排序,并对重复压裂井层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经成为各企业、各地区乃至国家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配送作为物流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实现物流活动的最终途径,它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物流企业的发展水平。随
采用资料收集和输出系数模型的方法,分析了江西省水环境污染来源和水环境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水体中COD、氨氮负荷主要来源于城镇生活、工业点源污染和农村养殖业面源污染,其中
纺织业的发展不仅能缓解一个国家的就业压力、增加国民产出、增加国家外汇储备、稳定本国汇率,而且还能通过提供新产品和新工艺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新和升级,进而成为推动其他产业
<正>在全国第九届"卡西欧杯"初中青年教师数学优质课展示与研讨活动中,江西省赣州市章源中学许萍老师执教了一节数学活动展示课一"从月历到数阵初步",获得了在场评委及观摩教
期刊
儿童慢性腹痛为儿科常见病症,目前现代医学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缺乏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小儿腹痛有其特色和优势,古今医家多以调理脾胃、温中散寒、理气活血、消积
格鲁吉亚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之一,其电影发展历史久远,从苏联时期起培养了一批重要的电影人。在格鲁吉亚电影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众多优秀的导演及作品,影片风格也随着
对武汉基准地震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的研究表明,固体潮曲线畸变是降雨渗透使基岩膨胀的结果。降雨对记录曲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时间上具有同步效应。降雨发生后倾斜仪的NS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精神气质和艺术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小说的基本走向。由于卡夫卡开创了全新的创作风格,由于他着力表达的是个人化的生存体验,
近年来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与实践受到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和关注,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成为当前新兴的研究课题。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是政府预算管理改革和公共财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