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肥胖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肥胖依不同的标准分为多种类型,肥胖类型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肥胖类型与脑梗死病因类型(TOAST分型)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肥胖类型在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4例脑梗死患者按照TOAST分型法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小动脉闭塞型(SAD)、原因不明型(SUD)卒中,心源性栓塞(CE),其他原因型(SOD),另外选择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个体282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腰围、身高及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将所有个体以腰围为参数分为腹型肥胖(AOB)及非腹型肥胖(N-AOB),以BMI为参数分为正常、超重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满足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入院时测血压,24h内测空腹血液指标: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LDL、HDL、肌酐、尿酸。单因素分析: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将单因素分析得出的有意义变量、常见病史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收缩压、高空腹血糖、年龄大于65岁、高LDL、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与脑梗死负相关的为: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高尿酸。各种肥胖类型与梗死发生之间无相关性,对性别、年龄分层显示,男性年龄>65岁,GOB中BMI超重、肥胖在脑梗死与对照组中的比例差别具有统计意义,女性各年龄段,各肥胖类型在脑梗死与对照组中的比例差别无统计意义。在脑梗死患者AOB及N-AOB中,男性AOB所占的比例低于N-AOB组;糖尿病史、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LDL及尿酸在AOB明显多于或高于N-A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脑梗死患者BMI为正常、超重、肥胖组中,糖尿病史在肥胖组与正常组中差异有统计意义;甘油三酯水平在肥胖组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尿酸水平在超重和肥胖组高于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意义。TOAST分型在各肥胖类型中所占比例差别无统计意义。结论各肥胖类型与脑梗死的发生无关,老年期男性超重或肥胖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肥胖类型与TOAST分型之间无相关性,肥胖与血管损害之间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