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的多模块生物复合支架用于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运用各种技术制造的生物支架逐渐代替自体骨、异体骨和金属材料,成为骨缺损修复的新策略。这些支架可以为细胞的存活创造三维空间,从而促进骨修复。其中,3D打印技术可以精确地制造出复杂形状,孔隙和微观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骨工程生物支架。然而,单一的支架结构由于大孔的存在往往具有力学性能不足,孔隙间的联通较差等缺陷,这阻碍了成骨相关细胞的分化和有效迁移,从而影响骨修复的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运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多孔外框架,并将通过微流控技术制备的微球共价整合到外框架的大孔隙中,形成用于骨修复的多模块3D打印复合支架,并对该复合体系的体外理化性能、细胞学性能以及体内骨修复性能进行评估。具体内容如下:(1)多模块3D打印复合支架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体外生物学性能的表征:本研究首先制备并表征了甲基丙烯酰化明胶(Gel MA),随后将Gel MA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 HAP)进行组合,制备不同的生物墨水。筛选出适宜的生物墨水后,运用挤出式3D生物打印机制备外框架结构(G10-F、G12-F)。随后,通过微流控装置制备负载硫酸软骨素A(CSA)的微球(Mc),并将其共价交联到外框架的大孔结构中,形成多模块3D打印复合支架(G@M)。在体外实验结果中,该复合支架具有60%-70%的孔隙率,可在12 h内达到溶胀平衡,在70 d内保持缓慢降解,并且能够实现CSA的缓慢释放。此外,G@M复合支架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抗循环压缩特性,以及适宜成骨分化的压缩模量(2.0 MPa-3.0 MPa)。在细胞实验中,G@M支架能够提高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的细胞粘附、增殖以及向成骨组织的分化。这些结果表明,G@M复合体系具有成为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植入物的潜能。(2)负载和不负载MC3T3-E1的G@M复合支架对体内骨缺损修复的应用研究:由低浓度墨水组成的复合支架(G10-F@Mc)在体外的理化特性和生物实验中的综合性能最为突出,因此该复合支架被纳入到后续的体内研究。具体来说,将G10-F@Mc复合支架植入到C57BL/6小鼠的颅骨缺损部位,随后评估了新骨再生、血液生化学指标、组织学染色以及血管形成的实验结果。同时,为了研究该复合支架能否作为细胞载体,对体内骨缺损修复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进一步在小鼠颅骨缺损中植入了负载MC3T3-E1的G10-F@Mc支架(G10-F@Mc@Cell)。综合小鼠体内实验结果,G10-F@Mc复合支架可有效地修复颅骨缺损和促进血管再生。同时,体外实验已证明复合支架是MC3T3-E1成骨分化的促进剂。移植到小鼠骨缺损处的G10-F@Mc@Cell支架也显示出良好的骨修复和促血管生成效果。综上,本研究设计了几种G@M复合支架,并在体外实验中证明了其具有优秀的理化性能。这些复合支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的促进MC3T3-E1向成骨分化。此外,在体内实验中,G10-F@Mc不仅在单独植入时显著地促进了骨骼和血管组织的修复,还可以作为良好的载细胞植入物对体内缺损起到治疗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多模块3D打印复合支架在骨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改政策快速发展普及背景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升成为关键。以“自学—互学—导学”教学模式为例,它在目前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模式中被广泛深入应用,其旨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在特定环境下发现问题、与人沟通、寻求解决路径的能力,同时懂得如何掌握知识和自主思考。本文主要探讨了“自学—互学—导学”的具体模式、存在问题与教学设置原则,并结合低年级小学语文具体课例展开分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向好。乡镇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乡镇旅游为依托进行旅游规划开发,能展现出地方乡镇的独有魅力风情,达到传播地方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的作用。中国地大物博旅游资源丰富,四川省成都市的乡镇旅游元素更是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本文将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对成都市辖区下的彭州市白鹿镇进行应用研究,通过围绕其乡镇旅游吸引力进行相关分析,把握好当地乡镇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课程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师“课程的意识与理解能力”不可轻视,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坚持“基于学情以学定教”的教学立场不可改变,践行“深度学习促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行为不可缺失,夯实“语文要素学习”的教学目标不可打折,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效度不容忽视。
本文阐述了既有建筑消防水泵房由于日常维护不到位,造成消防系统存在设备缺失、环境堪忧、业主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消防水泵房未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甚至少数水泵房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实际工程分析消防水泵房设备和管理方面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使用新技术、加强制度管理等解决方案,有助于相关专业人员深入认识现状,进而快速、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正在成为趋势。作者基于10节《美丽的小兴安岭》智慧教学课例的分析,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一是增强策略,即信息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改善;二是质变策略,即信息技术引领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变革。
【目的】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下玉米大豆的叶片持绿、光合和系统产量特性。【方法】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种植方式(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玉米套作(IM)、大豆套作(IS))和施氮水平(不施氮(NN)、减量施氮(RN:180 kg N·hm-2)、常量施氮(CN:240 kg N·hm-2))对玉米大豆叶片持绿、光合特性以及其干物质积累和系统产量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
破碎机的工作转速与物料硬度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破碎效率。基于离散元仿真软件EDEM,针对不同的物料、工作转速对分级破碎机的破碎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了物料硬度与齿辊转速、破碎时间的关系,为分级破碎机的设计和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EPC作为国际工程总承包模式中最主要的承包模式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内政策的支持推广下发展迅速。作为2022年杭州亚运会新建场馆之一,杭州亚运会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项目采用了EPC承包模式。着眼于项目中棒(垒)球比赛场地,梳理了在EPC模式下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管理贯彻以设计为先导的理念,将设计、招采与施工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好地为EPC项目服务。
<正>柳蒿芽给人感觉苦意深厚,过去的确是穷苦人的吃食。曹雨在《中国食辣史》中说:"庶民的饮食是两个极端的结合,一方面是保存极久的肉类和主食,另一方面是极鲜的,现摘现吃的蔬果。"柳蒿芽就是这样一种具有现摘现吃的时鲜性的植物。现在的人们吃的普遍油脂肉膏重,所以吃一点苦的东西解腻、清爽。好吃的柳蒿芽是柳蒿的顶端,五六片比柳叶还
期刊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五音疗法对肝郁气滞火旺型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长沙市艾滋病定点救治医院感染与免疫科住院的120例肝郁气滞火旺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耳穴压豆组、五音疗法组和联合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耳穴压豆组给予耳穴压豆干预,五音疗法组给予五音疗法干预,联合组给予耳穴压豆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