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并将其列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国策。经过五年的实践,“一带一路”已覆盖了71个国家,总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7.6%,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18.4%,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27.8%。五年来,中国与沿线有关国家的贸易额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增加了中国对外投资600亿美元,给东道国创造税收收入达20.1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244000个就业岗位。通过“一带一路”,中国正在寻求更加平衡的区域发展,开创东西方开放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把中国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尤其凸显出中国与亚洲之间不可分割的命运与联系。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它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中国一直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保持着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沿着这条路线向亚洲国家投资。中国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项目时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各国纷繁复杂且不断演进和变化的税收制度更是众多因素中重要且复杂的一个。然而这些公司中的大多数仍然缺乏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运营的实践经验,并且仍处于海外投资税收管理的初期阶段。因此,比较沿途亚洲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和相关税收协定,结合投资项目进行涉税分析,可以帮助中国公司熟悉项目所在国的税收环境,了解并进一步利用相关的税收优惠和适用的税收协定条款,尽可能地最大化利润。本文尝试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从沿线亚洲各国的角度出发进行企业所得税制及相关税收协定的比较,并结合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的投资现状进行涉税分析,对我国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提出应对之策,以便国内企业进行跨国投资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