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何充分利用资源、选择科学的策略,尽可能地减少教学投入,提高教学效果,促成学生有效的学习,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国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探索,已取得不少成绩,但对中等职业教育来说,研究才刚刚起步,正逐渐被重视。信息技术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其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课程具有其特殊性,与传统课程有很大差别,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本文运用有效教学的理论,探讨教师如何运用有效教学的策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文章首先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通过对国内外有效教学的概述,阐述了有效教学的含义和特征。然后利用有效教学的理论为基础,设置了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情况的问卷,并实施了调查,揭示了中职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探寻中职信息技术课堂各教学环节的有效策略。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作者具体提出了六项教学策略:讲授、激发兴趣、讨论、练习、评价和课堂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且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实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体化态势,国际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在竞争中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具有较强国际竞争
本研究是基于以下背景提出的:儿童上网是把双刃剑,它既能给孩子带来乐趣和更多受教育机会,也有可能让毫无设防的孩子受侵害。近来,儿童上网不慎引发的案件频发,儿童网上安全,
师爱是教师对孩子的基本情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身在学校的孩子渴望得到教师之爱,但是当下部分教师缺乏对孩子足够的关爱。以世界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教师爱学生的
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规范和良好的网络道德不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