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那肽质量成人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评价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腹型肥胖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分泌功能的相关性,以期寻找腹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影响因素,同时对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然后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艾塞那肽与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等相关危险因素的策略提供更多客观依据,为临床用药合理性提供证据。  方法:第一章收集青大附院内分泌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期间住院治疗成人T2DM患者200例。满足以下条件:①年龄多18周岁的成人患者。②2型糖尿病的诊断参考《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013年版)。③腹型肥胖标准参照《中国肥胖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体质指数(BMI)>25 kg/m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根据所有患者腰围水平将其分为腹型肥胖组和非腹型肥胖组。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病史资料,测定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Fins。应用空腹血糖F B G和空腹胰岛素Fins数值,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分泌指数。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二章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服用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满足第一章条件且经过改变生活习惯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者(HbAlc>7.5%,空腹血糖>8mm0l/L);按照完全随机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艾塞那肽组与甘精胰岛素组,所有患者均经改变生活习惯及口服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实验组前4周每日早晚餐前1h给予艾塞那肽5ug皮下注射,根据情况开始治疗后的第5周后调整剂量为每次10wg;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10U,1次/d,睡前皮下注射,并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甘精胰岛素的用量,使血糖维持在FPG<7. lramol/L,2hPG<10. Ommol/L,观察时间为26周。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腰围、身高、臀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脂(TG)等相关指标,计算BMI、胰岛素分泌指数(H0MA-B)、胰岛素抵抗指数(H0MA-IR)及腰臀比(WHR)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章根据研究目的制定筛选相关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通过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hinese Biological Medicine Datebase, 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所有有关艾塞那肽与甘精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和安全性的文献,选择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数据信息完整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国际常用的Jadad评分方法对纳入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的试验进行相关数据资料整理与提取;将提取到的各研究数据应用ReviewManager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并提出结论。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腹型肥胖组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组(P<0.05)。空腹血糖、葡萄糖处置能力在两组患者中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与BMI、HbAlc,年龄和胰岛分泌功能呈正相关,与葡萄糖处置能力和肌酐呈负相关。对于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①降糖效果:艾塞那肽组与胰岛素组FPG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同时胰岛素组FPG下降更为显著。但在HbAlc指标方面,艾塞那肽组与胰岛素组效果相当。②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艾塞那肽组治疗前后HOMA-0显著升高,但胰岛素组治疗前后变化差异不明显。在H0MA-IR指标方面,艾塞那肽组治疗前后H0MA-IR显著降低,而胰岛素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③两组控制心血管风险因子比较:在DBP、TG和HDL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及两组间差异不显著,但 SBP、LDL指标方面,艾塞那肽组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体质量:艾塞那肽治疗前后体重及B M I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胰岛素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但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体重及BMI显著低于胰岛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不良反应:两组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a分析共纳入11个 RCT,结果显示:与艾塞那肽相比,在降低空腹血糖方面胰岛素效果更明显[MD=0.35,95%CI:(0.11,0.59),P=0.004];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效果方面,艾塞那肽和胰岛素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20,0.11),P=0.58];与胰岛素相比,艾塞那肽降低BMI效果更明显[MD=-2.77,(95%CI:-3.34,-2.20),P<0.00001];与胰岛素相比,艾塞那肽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效果更明显[MD=-1.67,95%CI:(-1.93,-1.41),P<0.00001];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方面,胰岛素更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0R=0.32,95%CI:(0.19,0.54), P<0.0001];而艾塞那肽则更容易导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0R=4.04,95%CI:(2.35,6.93),P<0.00001]。  结论: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腹型肥胖患者空腹C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葡萄糖处置能力在两组患者中未见明显差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发病与BMI、HbAlc,年龄和胰岛分泌功能呈正相关,与葡萄糖处置能力和肌酐呈负相关。艾塞那肽同甘精胰岛素相比,在治疗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艾塞那肽在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方面表现出与胰岛素同等的效果,但在调节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心血管发病风险因子及BMI指数方面均优于胰岛素,同时与胰岛素相比,艾塞那肽在用药安全性方面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艾塞那肽与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证实以上相关结果。
其他文献
几年来,我十分关切云亭兄藏印集的编辑工作,每次通电话,都要问起这本书的进展。而他总是胸有成竹,说:“不急,整理中。”我乐待其成。史料记载,“流派印”的鉴藏肇始于明代中
双乌跌打损伤膏药是一例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的中医验方,临床使用多年,疗效显著。但其原外敷剂型为传统膏剂黑膏药,存在使用不便、污染衣物、制作工艺污染环境等缺陷。因此,我们在原
山里红根盘优美,干身苍古,春季新叶嫩绿,夏季白花点点,秋季红果满树,冬季寒枝嶙峋,一年四季皆可观赏。取其野生桩材,因树赋型,因材施艺,可塑造出多种风格独特的观赏树形,深受
CA是日本在1984年从一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tssukubaensis) No999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作为一种强效的新型免疫抑制剂,本品对T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TH细胞释放IL-2、IL-3、IFN-y,以及抑制IL-2R的表达而发挥其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CA的免疫抑制作用是环孢霉素A (CsA)的10-100倍且具有较低的不良反应,
版面,是对报纸内容的编排布局。透过版面,读者可以感受到报纸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感情,更能感受到报纸的特色和个性。版面是无声的语言,办报者通过版面强化办报宗旨,突出宣传
2015年底,苏宁跨界体育接手了江苏国信舜天足球俱乐部,步入中超阵营不久,今年6月6日又成功并购国际米兰。试图打造“电商+体育”生态圈,苏宁创始人张近东究竟在布局一盘怎样的棋?  6月6日,苏宁在南京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由此,苏宁成为第一个掌控意甲豪门的中国企业,同时也将成为国际米兰的最大股东。由此,苏宁及其创始人张近东再次引发各界
目的:通过对某三乙医院2012年-2014年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抗菌药物各项应用指标、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该医院抗菌药物供应品种及结构是否符合国家卫计委要求,是否能够保证临床应用需求;分析国家卫计委2011年至2013年3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及医院采取的整治措施取得的成效;分析抗菌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监护提供依据;分析重点科室临床抗菌药物
硫酸头孢噻利是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在治疗全身感染方面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抗菌药,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特别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
体育新课程实验的春风正吹拂着神州大地,新理念、新教学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师尝试并认同,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渗透并运用于体育教学实践中,在新式的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
目的:随着影像学和介入诊治技术的迅速发展,造影剂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检查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即造影剂肾病(CIN)已成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