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书写--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33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是特定时期的特殊人群。然而,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她们的生活处境究竟怎么样呢?我们能否找到一些个有代表的作家作品,让它们领着我们去见证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呢?梅娘与苏青是生活在我国南北沦陷区中心城市——北平与上海的女作家,她们两位为我们提供了思考的基点。虽然梅娘与苏青生活在遥遥相隔的沦陷时期北平与沦陷时期的上海,但两位都从个人人生经历和女性生命体验出发进行小说创作,将焦点对准沦陷区的青年知识女性,展现她们的生存状况。本文试图从区域文学出发,对梅娘与苏青关于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的小说进行研究。本论文拟从两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多样展示。梅娘关于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小说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而苏青关于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小说则集中在长篇小说,由于小说体裁的差异,导致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对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展示的多样性。短篇小说侧重描写生活的“断片”,而长篇小说则描写生活的“全景”,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展现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生活“断片”与“全景”。并且,无论是梅娘小说还是苏青小说,都主要从两个层面描写了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处境:即性的苦闷和家的牢笼。
  第二,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南北显现。由于生存空间的差异,梅娘小说主要描写了生活在北平的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而苏青小说则主要描写了生活在上海的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由于南北文化差异,导致南北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迥异,而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正展现了南北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不同的生存状态。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南北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呈现出“在路上”与“是家园”两种生存姿态。梅娘小说中的女性有着明确的理想,是一群追求理想的勇士,为了理想的婚姻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进着;她们的生活呈现出“出走”的姿态;而苏青小说中的女性则是现有秩序生活的维持着,她们的生活呈现出“接受——苦守”的姿态。其次,不同的城市赋予女性不同的生活样态,而处于南北中心城市的上海与北平也赋予青年知识女性不同的生活样态,即“四合院”生活与“弄堂”生活。梅娘小说和苏青小说分别描写了生活在北平“四合院”与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
  通过以上的讨论,本论文认为,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较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
其他文献
外债管理的目标具体体现为"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规范对外举债行为,加强外债的总量控制和结构优化,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外债风险.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外债管理部门在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要主动适应变化的国际金融制度,合理利用赋予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参与国际金融体系有关"游戏规则"的制定;对外债实行开放式管理,有效地防范和化解由外债产生的财政、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概言之,对外债进行
学位
本文着力于探讨电子认证相关的法律问题,结合各国电子认证立法对认证行为中产生的法律关系和各方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我国现行立法提出一些完善意见。第一章从电子签名和电子认证的关系入手,阐述了电子认证在电子商务中的安全保障作用。同时对以认证机构和电子证书为核心的认证制度进行了概述。本章还对目前各国在电子认证立法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第二章明晰了电子认证法律关系的性质,并对电子认证机构与证书用户以
学位
  本文对我国为何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作了简要的界定,从而使文章的内容,所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更加明确,所作的研究和建议更加落到实处。本文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其次介绍了该制度的起源;最后详细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第二部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首先论述了在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其次论述了在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能够建立存款保险法律制度。本文提出了我国存
学位
抗战文艺是中国现代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抗战文艺方式有很多种,但从重庆抗战时期出版发行的文艺刊物的角度进行研究能比较集中表现抗战文艺的特点,也较容易从最“原始”的层面触摸到抗战文艺的现状。因为抗战文艺刊物作为一个信息载体记载了各种重要的文艺组织的兴衰成败和具体组织结构、活动、工作。抗战文艺刊物上的诸多作品是对抗战现实生活的描写,有助于把握战时民生、民情;一些文艺理论的著作有助于把握战时文艺方针、
流浪是人类的一种生存方式,它是远古的先民为适应自然而做出的能动反应,后来因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而演变成自主选择行为。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能动反映,流浪的印记深深地烙在了文学史上,流浪一直是文学艺术所青睐的母题。进入20世纪后期以来,流浪现象出现了新的特征,它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流浪,也表现为精神上的流浪。这些精神流浪者在物质方面并不匮乏,但他们精神失落,横生无家、无根、无父、无主之感,精神上总是在
学位
形象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形象的学问。不过这里的形象学并不是对所有可称为形象的东西普遍感兴趣,它研究的是在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  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西方形象引起比较频繁和持续的关注是在文革之后。建国后到文革由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家们文学文本中呈现的西方形象几乎与官方的评价保持惊人的一致,文革之后随着开放的深入,西方观念由点到面的覆盖整个中国大陆,西方形象呈现摇曳多变的姿态
学位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分别从“妇女主义”思想、同性恋、宗教意味、叙事技巧等角度对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进行过评述。而本文则从成长小说这一角度切入,着重分析了小说中黑人男女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蜕变过程,旨在说明沃克涉及成长主题是为了揭示黑人男女变化与发展的可能,并为他们的解放指明方向,从而使我们深刻理解作为成长小说的《紫颜色》的内涵及意义。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指出,成长小
学位
卡尔维诺是一位国际性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多变,从早期现实主义作品,以《蛛巢小径》为代表,到寓言式的短篇小说、童话式的三部曲《我们的祖先》,再到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寒冬夜行人》、《命运交叉的城堡》,成就了他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  前人对他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他的作品译介与作品的文学批评上,即以文本分析为基础,辅以文学理论以进行作品批评。但是卡尔维诺不仅仅是一个作家,他也是一个批评者。在他的编
学位
笑话一般比较短小,喜剧性很强,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笑话的娱乐作用可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促进身体健康。在交际场合,能恰到好处地讲个笑话或自创一个幽默,不仅可以体现自己的语言水平,还可以提升个人魅力。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不乏笑话作品,冯梦龙辑录的《古今谭概》内容丰富,被认为是我国古代笑话集中辑录史传笑话最为庞杂的一部。他在整个中国古代笑话分类学的基础上,把这本书分为三十六部,有所继承,又有所
学位
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交际方式,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把目光投向网络交际研究。语言学范围内的网络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语言词汇构成特征的分析上,本文则试图突破传统的研究范式,以日常会话为参照,以QQ群聊天的语料为研究对象,尝试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来诠释QQ群会话结构的特征。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包括本文的主题,该研究在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对本文论题范围内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述。  第二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