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观仿真的平交路口远引掉头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lgrin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引掉头技术是在禁左路口实施,以引导左转车流在下游路段间接实现左转的交通组织方法。本文借鉴美国的出入口管理策略理论(Access Management),并紧密结合我国实际的道路交通环境,以微观仿真软件为分析评价的平台,对远引掉头技术应用中的掉头点选址规划、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主要是中央分隔带),以及相关的交通组织方案三方面进行研究。 在对出入口管理策略以及交通系统仿真理论等预备知识作简要的阐述之后,论文首先针对掉头点选址规划这一远引掉头应用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国内外研究后提出三种理论的规划方法,即借鉴国外相关规范法、通行能力手册计算交织长度法以及结合临近信控路口的配时法。运用仿真软件对三种理论规划方法在典型应用环境下进行仿真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得到各规划方法的优劣,并得到一般的建议规划方法。参考国外规范的制定方法,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特性标定各变量值,从而制定开口最小间距标准,是选址规划的基础。之后结合临近信控路口的配时相位差,在多数情形下可以有效地改善交通运行效率。而当规划部门认为首要考虑交织段服务水平时,可以在保证最小间距的基础上,采用通行能力手册方法计算交织长度。 选址规划是从宏观上把握转向交通压力的转移,而中央分隔带设计分析则是对与远引掉头相关的设计细节进行探讨。在综合比较了国内外常见的几种中央分隔带类型的优劣之后,认为绿化带式的中央分隔带是权衡功能、占地等条件,特别是适应远引掉头的最佳选择。然后以中央分隔带的功能需求为准则,分析不同宽度的分隔带所能完成的不同功能;以合理控制和引导转向车流为目的,分析中央分隔带开口型式设计;以适时地分离转向车流和直行车流为原则,分析左转专用车道的设置。特别的,以微观仿真软件为评价手段,分析了有、无转向专用车道对交通运行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在运行车速不高,交通量趋于稳定、甚至是接近饱和流时,是否设置左转专用车道,对交通运行效率的影响不大。但是否在不设置左转专用车道的道路环境下采用远引掉头技术,需要综合行车安全等多方面因素慎重考虑。 论文最后对远引掉头方式下的相关交通组织方法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为配合路口远引掉头而经常采用的机动车组织方法;详细比较了路口行人过街组织的几种方式,认为人车分离彻底的人行天桥或地道是适合远引掉头技术的最佳选择。最后运用仿真软件对机非隔离不彻底、存在行人干扰情况下的远引掉头技术进行适应性评价,发现行人横向干扰对远引掉头实施效果有着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 论文遵循规划-设计-组织的逻辑思路,对掉头点的选址规划这一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对相关的中央分隔带设计和交通组织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尤其是结合我国国情,在远引掉头的典型应用环境之外,分析了中央分隔带宽度不足难以拓展转向车道、以及机非隔离不彻底存在行人干扰的两个实际问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道路规划、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决策者有着借鉴参考的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年来我国在山区建设了大量的高填方机场,由于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加之填筑材料差异性和受施工压实工艺等因素的影响,机场的变形问题不可避免的存在。机场的变形轻则影响
在现代大型光学系统中,使用高陡度非球面反射主镜能够简化系统结构、减轻系统的质量和减小系统的尺寸,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性能。因此大口径非球面反射主镜的研制对于空间光学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和激光雷达在未来军事空间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了发展适合于各种卫星平台应用的高码率、小型化、轻量化和低功耗的激光通信和探测终端,必须开展空间
传感器技术是当今世界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它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共同构成本世纪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备受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部分传感器由于其应用环境的状况
用电检查工作不仅能使电力企业及时发现客户的用电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处理,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还可以打击用户的窃电行为.近些年来,出于对私利的追求,非法窃电、漏电等现象不
学位
photoshop CS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的素材往往局限于教材,难以满足学生对Photoshop这门课的学习需求. 本文从撷取网络资源、学生实际生活、企业中真实的项目、自制教学资源网
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设计教学中培养和建立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根据沃拉斯对于创意思维原理的分析,笔者将设计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寻找设计问题、定义设计原点、视觉
目的探讨肺癌手术中纵隔淋巴结廓清程度对术后并发症及引流量的影响,为肺癌术式选择及术后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1989~1998年在我院因肺癌行肺叶切除的349例患者(N=3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