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德华·格里格(Edvard Greig,1843-1907),是挪威民族乐派的奠基者。创作初期受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影响,中期开始从挪威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整理改编民间歌曲、以民间题材创作,博采众长集民间音乐之大成,形成了独具格里格创作特色的音乐风格。他的一生共创作了66首抒情小品,抒情小品的创作几乎贯穿了格里格的一生,其中体现出的和声创作技法与对民间音乐元素的使用与融合极具代表性。以往对格里格音乐中民间风格的研究主要从挪威民间舞蹈与民间乐器两个方面探寻,而《古今挪威山区民间曲调》作为挪威最早的民间音乐集之一,为追溯挪威民间音乐对格里格创作风格的影响开拓了视野。并且在对其深入分析中找到了格里格抒情小品中旋律的风格来源,这种旋律的特征又决定了格里格和声的风格体现。《钢琴抒情小品全集》与以《古今挪威山区民间曲调》为代表的挪威民间音乐风格之间的关系紧密,通过对其分析与梳理,提出以下四个观点:1.在挪威民间音乐影响下具有格里格个性特征的调式运用。如升高四级音的小调式、升高第Ⅵ和第Ⅶ级音的下行旋律小调音阶、非传统形态的六声音阶与五声音阶等具有小调性质的民族性音阶的艺术化使用。2.继承传统、融合民族风格下革新的和弦材料与进行。无论是不协和音的解放,对传统终止式的规避,不解决的导音,具有调性扩张性质的特殊意外进行,还是在民间曲调中不稳定三度音程影响下的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和声与模仿民间乐器而广泛使用的持续音等,共同形成了格里格抒情小品独具个性的动力化体现。3.来源于民间曲调的不规律重音与旋律中以不解决为主的固定语汇的使用丰富了抒情小品的民族气质,进一步体现了挪威民间元素在抒情小品中艺术化与世界化的发展历程。4.受民间曲调结构“重复”的影响,以单式曲式结构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