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简述了环糊精和胆酸盐诱导的室温磷光分析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并简单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胶束体系诱导室温磷光的特点,着重对我们课题组内近年来在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总结。 第二章:二羟基胆酸盐在水溶液中独特的聚集模式为在脱氧胆酸钠(NaDC)中进行非除氧室温磷光测定提供了适宜的微环境。目前,胆酸盐中的磷光发射机理还不是很明确,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3-溴喹啉(3-BrQ)在脱氧胆酸钠水溶液中的动力学猝灭行为来作出合理的阐释。Cu2+和NO2-均对3-BrQ的磷光具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本文计算了两种离子在胆酸盐胶束/聚集体中的猝灭速率常数,对于铜离子,当浓度为1.0×10-6~6.0×10-6M时,kmqCu2+为1.77×107 M-1 s-1;当浓度为6.0×10-6~1.5×10-5M,kmqCu2+为4.66×106 M-1 s-1。对于亚硝酸根离子,当浓度为1.0×10-5~8.0×10-5M,kmqNO2-为1.62×106 M-1 s-1;当浓度为8.0×10-5~1.5×10-4M,k(mqNO2-为6.33×106 M-1 s-1。而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于NaDC溶液中溶解氧,kmqO2为4.15×104 M-1 s-1,并且根据所建立的动态猝灭方程式计算了两种猝灭离子进、出胆酸盐胶束/聚集体的速率常数分别为~102s-1和~106M s-1。 第三章:非除氧条件下,9-溴代菲(9-BrP)在二羟基胆酸盐NaDC、NaCDC(sodium chenodeoxycholate)和NaTDC(sodium ursodeoxycholate)水溶液中均能发射强的室温磷光,其磷光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λem=255nm/527nm。向9-溴代菲的NaDC水溶液中加入Cu2+和NO2-,结果表明二者均对9-溴代菲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实验得到猝灭常数kmqNO2-为~105M-1s-1,尼kmqCu2+为~108M-1s-1。采用向NaDC溶液中通氮气或者加入Na2SO3的方法,可以除去NaDC-9-BrP所形成的三明治结构中的残留氧,这对NaDC抗氧能力的测试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