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际出行需求显著增长,在公路、铁路、航空运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长途客运市场呈现出运行速度高速化、出行结构多样化、服务质量人性化的特点。交通运输作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对实现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起着深远影响。交通系统是典型的不确定性系统,前景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描述不确定性条件下旅客出行决策规律的新方法。因此,本文以公路、铁路、航空的六种客运方式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景理论,对旅客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旨在为合理配置区域交通资源、提高综合运输系统运行效率奠定基础。论文首先从中长途出行全过程出发,在总结中长途出行特点的基础上,对私家汽车、长途客车、普速铁路、快速铁路、高速铁路、民航飞机等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服务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归纳得到出行者特性、交通工具属性、出行特性、出行环境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对旅客出行方式选择产生主要影响。基于上述对中长途出行行为的理论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行目的重要度,结合不同出行目的下出行者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敏感系数,构建由出行时间成本、出行费用成本、出行方式服务属性效用组成的出行方式感知成本函数。其中,量化各类出行方式的安全性、准时性、便捷性、舒适性等服务属性效用的方法采用的是改进的C-TODIM决策模型。根据前景理论的基本思想,合理确定了参照点,通过计算关于出行方式感知成本的价值函数及权重函数得到出行方式的前景值,建立了基于前景理论的中长途出行方式选择模型。最后,选取沪汉客运通道中长途出行作为研究背景,采用SP调查方法,对出行者进行出行方式选择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出行者的收入水平、出行目的、对交通工具服务属性的重视程度、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敏感性,在模拟出行情境下最终选择的出行方式。基于调查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敏感性标度与收入水平、出行目的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不同出行目的下旅客对出行时间和出行费用的敏感系数。将基础数据代入模型计算后得到的出行方式概率选择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构建的模型的有效性,为中长途交通出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分析了DF4D型机车静液压变速箱弹性联轴器晃动大故障的原因,提出通过缩小弹性联轴器与主动齿轮中轴的轴向间隙的措施来防止弹性联轴器晃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闹得沸沸扬扬的雷洋案,最新的进展是雷洋尸检结果公布后,北京检方以涉嫌玩忽职守对涉事警察邢某等决定逮捕。从事发到现在,雷洋案的公共事件化,呈现出了当下中国社会热点事件
武夷山茶文化氛围浓厚,品茶会友是人们的日常行为。因此,武夷山几乎所有的建筑都为饮茶考虑了空间,与茶相关的建筑遍布市区、景区和山村,茶馆成为武夷山常见的建筑物。武夷山
介绍了柴油机液压调速器试验台的构成原理。基于LabVIEW软件实现了系统用户界面、调速曲线显示和特性参数计算提取,能对调速器进行直观的调试和故障分析。
《海商法》及《物权法》对船舶物权变动的规定采登记对抗主义,加之航运实践的需求,船舶登记所有人与实际所有人相分离的情况十分普遍。在船舶登记所有人的债权人向海事法院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