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组织理论是于20世纪下半叶逐渐繁荣的系统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它揭示了自组织系统发展的内外条件、进化形式与动力机制.由于自组织理论对于生命界及非生命界的普适意义,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组织理论是于20世纪下半叶逐渐繁荣的系统理论的核心部分之一,它揭示了自组织系统发展的内外条件、进化形式与动力机制.由于自组织理论对于生命界及非生命界的普适意义,它对当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思维与实践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中走来的现代城市,作为一种力图包容多元生活的复杂系统,在新的时代面临挑战.从不同角度剖析城市问题、更新设计理念,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改善城市空间.其中,"自组织"就是一种对城市设计及理论颇具启发意义的思维与方法,在此将其整理罗列并进行粗浅的探讨.全文各章节概述如下:绪论,从工业时代至信息时代的变迁中,人类智慧与科学探索经历了从分离到交融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出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繁荣,并促进了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及其在城市研究领域的运用.第一章,介绍了自组织理论及思维产生的学科背景、发展历史及核心理论.第二章,描述了现代城市的自组织与他组织现状,从自组织思维角度归纳及分析了现代城市问题.第三章,介绍了自然群落及原始聚落的自组织形态和机制,探讨了其数量美学及结构主义的思维启示.第四章,以欧洲中世纪城市和江南水乡古镇为例,分析了其自组织的形成机制和群体特征,揭示了历史城市设计中的自组织思维.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分析的自组织城市理想--都市聚落,并论述了其自组织者、自组织方式、特征及意义.第六章,介绍了自组织系统的一种研究及模拟手段--计算机生成技术,并对其在未来的作用进行了展望.尾声,城市设计、自组织理论及生成技术的综合展望.
其他文献
近郊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是普遍存在且分布较广的一类特殊地理单元,具有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能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同时,提供城市的休闲游憩活动场所。本研究以近郊风景区
住宅是生活的容器。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载体。我国现阶段大量发展的以住区生态与景观环境为依托的城市住宅建
中国城市自80年代开始进行城市经济改革,步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也以空前速度发展,并带来了城市空间形态及结构的剧烈变迁。尤其90年
城市设计评价体系具有过程特性,是一个贯穿于城市设计全过程的动态循环体系。按城市设计的运行流程,评价体系可相应分为目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及终极评价四个阶段,相互之
历史环境,是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沉淀而成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体现着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特征。然而,我国目前快速又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历史环境
建筑项目竞标中的提案,表现着当下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发展趋势,而且与概念竞赛相比具有更大的现实性和可实施性,对建筑师的实际工作具有更现实的借鉴意义,而公共空间又在整个空
近年来岭南地区的历史村镇保护逐渐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出了不少实践成果,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部分保护性规划调研不深入,保护性规划的整体性和实施性不强,难以达到保护的目的
福建省博物院与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是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在福建的两个工程,也是地域现代建筑的设计的典型实例,通过对泉州南建筑博物馆的设计、研究以及福建省博物院认知与总结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历史现象。经济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而正确引导的城市化,也有利用于扩大投资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关系国计民生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一个推
本论文课题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多元领域相关论述归纳统整出彼此的关联性(归纳法),再以多年的实务体验针对课题目标推论演译出中国建筑现代化的途径(演译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