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例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儿科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主要累及男性,女性通常为无症状携带者。该病由dystrophin基因的突变所致,其中外显子缺失占65%。该病的致死率较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准确的基因诊断、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我们在对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筛查时,发现2例大范围缺失突变,其中一例为未报道的新突变及一例罕见的女性DMD患者。本文报道这两例缺失突变,并探讨女性DMD患者的发病机制。  方法:在基因组水平上利用多重PCR、MLP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患者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重复、点突变。此外,对于女性DMD患者,利用核型分析检测患者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是否存在异常,X染色体上MAOA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分析X染色体的失活情况。  结果:基因组水平检测出一例患者dystrophin基因存在连续的多个外显子的缺失,缺失区域为exonl-51。另一例患者存在不连续的多个外显子的缺失,缺失区域为exon2-exon24和exon26-exon71,Exon25无异常。对于女性DMD患者未检出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重复及点突变,核型分析结果显示X染色体与5号常染色体之间发生平衡易位46,XX,t(5∶X)(p15∶p21);由于dystrophin基因位于Xp21,因此考虑患者的染色体重组破坏了该基因。同时,X染色体上MAOA基因甲基化状态提示该患者存在倾斜的X染色体失活模式,从而解释了该女性患者的发病机制。  结论:我们在DMD/BMD患者筛查中发现了两例dystrophin基因的大范围缺失突变及一例女性患者,并探讨了该女性患者的发病机制。我们的结果有助于临床诊断、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
其他文献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一种n-3多不饱和脂肪酸。自上世纪Dyerberg发现DHA对心血管病等有重要作用以来,国内外学者发现DHA在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保护
虾类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主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测定对虾免疫因子活性的高低,可以判断虾类健康与否和免疫能力的强弱。本论文选用抗白斑综合症(WSS)强的一个家系和一个普通
在农牧复合系统研究中,物流状况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通过物流情况来了解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对决策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了研究农牧复合系统的结构特征,通过物流情况来了解
株高近2m的甘蓝型油菜高秆品系3529经快中子轰击及化学诱变剂联合处理,获得了株高仅70cm的矮秆突变体。该突变受呈加性效应的一对等位基因(dwfl/dwfl)所控制,杂合子(Dwfl/dwfl)为半高秆植株。本文采用该矮秆突变的纯合品系DDF-1及高秆亲本3529为材料,用50个10-mer随机引物对高矮植株亲本进行RAPD扩增,选出了7个在高、矮亲本植株间产生特异多态性扩增的引物,作为突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