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是三唑类水稻杀菌剂,它能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水稻田中的行为与效应,为生态环境效应和环境安全性提供基础数据,指导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科学使用,也是研究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和消解行为以及制定其在水稻环境中合理使用准则的一项基础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介绍了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的理化性质和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对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毒性及特点、药效试验等方面,而在水稻田中的行为与效应研究却鲜见报道,本章对其毒理、药效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第二章研究并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检测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用于稻田中的残留试验研究中,用来测定稻田水、土壤、稻杆、谷壳和糙米中的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残留量。样品经丙酮振荡提取,后采用液-液分配,经弗罗里硅土净化,气相色谱(ECD)测定。当添加浓度为0.01-0.50 mg/kg之间时,测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不同稻田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0.81%-112.85%和83.71%-112.11%,相对标准偏差为0.74%-6.11%和2.52%-7.29%。苯醚甲环唑在稻田水、土壤、稻杆、谷壳和糙米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5×10-3mg/L,1.25×10-3、2.5×10-3、2.5×10-3、2.5×10-3mg/kg,丙环唑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1×10-4mg/L,2.5×10-4、5×10-4、5×10-4、5×10-4 mg/kg。该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确性以及灵敏度均达到了农药残留分析的技术要求。第三章研究了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在湖南长沙、云南昆明和浙江杭州两年三地的稻田中使用后,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中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式,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苯醚甲环唑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67 d,7.81d,6.01 d;丙环唑在在稻田水、稻田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平均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57d,7.87d,6.04d。由此可见,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稻田水、土壤和水稻植株中的属易消解农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土壤、稻杆、谷壳和糙米中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最后一次施药后的21 d时,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糙米中的残留量均未超过它们的MRL值(0.05 mg/kg),即在试验条件下施用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收获水稻的安全间隔期至少为21 d。第四章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六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24 h和6 h。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六种供试土壤上的吸附情况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来拟合,且均表现为物理吸附过程。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杭州水稻土壤中的吸附性最强,移动性最弱,而在太原褐土中的吸附性最弱,移动性最强。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其次是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第五章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六种供试土壤中的消解情况。结果表明:在六种供试土壤中,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消解存在差异,这两种供试农药在杭州黄红壤中消解最快,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3.75 d、6.85 d,在杭州水稻土中消解最慢,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6.27 d、8.25 d。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的消解半衰期受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在土壤中较难消解,碱性条件下,两种供试农药较易消解,另外,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的消解受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