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是当代文学最为重要的文体之一,小说的处境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当代文学的处境。小说在90年代中后期以来所遭受的写作的瓶颈问题,不仅仅是当下小说所面临的尴尬,同时也是当下文学的尴尬。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说写作的瓶颈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文学现实。虽然备受关注并饱受争议,但是其理论研究的视野却并不十分丰富和广阔。社会文化环境和创作主体的精神缺失过多地承担了对于小说存在问题的指责,并且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多以评论的方式出现,而少有较为系统和严谨、颇具学理性的文章。本文试图返回小说的“本体”,追问小说的存在方式,并从这个存在方式入手,反思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说写作瓶颈问题产生的原因,合理评价小说文体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对创作者产生的制约作用及其对小说创作整体的影响。本文还在此基础上追溯产生当下小说写作范式的来自于80年代小说的历史因陈。更为重要的是,本文还将所获得的结论放入文学史的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文学史的渊源和规律来反证命题的真伪,并参照文化语境的转换和社会经济的转型这个研究坐标系,使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说写作瓶颈问题的本体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获得更为全面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