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PC数控龙门加工中心龙门框架组件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需要机床具有更优越的静、动、热态性能及轻质性。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concrete简称BFPC)是一种以玄武岩纤维为增强相,以树脂聚合物混凝土为基体的新型复合材料,其具有高阻尼性、高比热容及低导热性等优点。为此,以其制造机床基础件必将有效提高机床基础件乃至整机的综合性能,进而满足现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玄武岩纤维树脂混凝土机床基础件设计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51375219)”,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基于材料的阻尼性能对BFPC材料组分配比进行了进一步优化,然后以某型数控加工中心的龙门框架组件为研究原型,研究BFPC机床基础件的结构设计、优化、及其性能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得出的结论如下:(1)综合运用实验研究和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 BFPC阻尼比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BFPC阻尼比随玄武岩骨料、粉煤灰填料、环氧树脂及玄武岩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建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基础上编制以BFPC阻尼比为优化目标的MATLAB优化程序,进而求得BFPC阻尼比最优时的组分配比。通过实验测得BFPC的最优阻尼比、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等主要性能参数。(2)选取某型数控龙门加工中心的龙门框架组件为研究原型,确定机床的典型工况和工艺参数,然后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机床的切削力大小,并进一步计算龙门框架组件受到的力载荷和力矩载荷大小。(3)应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原型龙门框架组件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为BFPC龙门框架组件的设计及优化奠定基础。(4)根据原型龙门框架组件的结构关系及尺寸初步设计拓扑优化所需的BFPC三维模型。以原型结构的静态分析结果为约束,以BFPC龙门框架组件的质量最轻、前三阶模态频率最高为目标函数进行拓扑优化设计。依据拓扑优化结果设计适于加工制造的BFPC龙门框架组件结构,并初步设定了影响其综合性能的设计参数。(5)综合采用正交实验研究、参数化设计及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影响BFPC龙门框架组件整体综合性能的关键设计参数。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定量分析各关键设计参数对BFPC龙门框架组件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6)以筛选出的关键设计参数为设计变量,以BFPC龙门框架组件的最大静变形和最大静应力不大于原型结构的相应性能为约束条件,以BFPC龙门框架组件的质量最小,其前三阶固有频率最高和滑鞍导轨中心沿三个坐标方向的振幅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结构参数的BFPC龙门框架组件。对比分析优化后BFPC龙门框架组件和原型龙门框架组件的质量和静、动态性能,证明BFPC龙门框架组具有的优越性。(7)分析影响机床热性能的主要热源,通过理论分析求得各主要热源的热通量。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两种龙门框架组件的热性能及热-力耦合性能,并将结果对比分析证明BFPC龙门框架组件具有更佳的隔热性能和抵抗热变形能力,进而证明BFPC龙门框架组件对于提高机床热稳定性乃至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成果为BFPC这种新材料应用于机床基础件以提高我国机床乃至机械制造业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论文有图115幅,表22个,参考文献143篇。
其他文献
二元金属氧化物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还面临着制备方法复杂、容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等问题。因此通过简单方法合成满足特定使用需求的二元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仍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以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为研究方向,系统研究了几种二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相关机理和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能。分别以去离子水、50%去离子水与50%乙醇(体积百分比)混合溶液、乙
创新位势表征创新主体在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对生存机会的控制优势。在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轨,整个高等教育逐渐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内,行业划转院校的科研创新被置于更富竞争性的社会变迁环境中。受制于创新资源的竞争压力,行业划转院校需要不断面对各种战略选择:服务面向行业还是区域,学科综合化还是特色化,遵循制度合法还是追求技术效率?以场域视角切入,将行业划转院校置于特定的创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是煤矿安全生产中非常严重的灾害之一。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发生机理复杂,基于各种敏感参量进行的突出灾害预测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不精确性和模糊性。本文结合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监控预警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参数测定及敏感指标,研究瓦斯涌出量的预测方法,研究基于智能算法的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风险判识及监控预警方法,为实现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隐患在线监测、判识、预测预警提
双鸭山矿业有限公司新安矿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受动力灾害影响比较严重。近年来,随开采深度增加,开采环境越来越复杂,且伴随开采强度增大,动力灾害日趋严重,新安矿动力灾害治理工作虽已取得较大成果,但仍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且多年来由于对动力灾害的定性不够清楚,导致采取的防控措施缺乏针对性,影响了动力灾害防控的精准性和经济性。基于此,论文从能量角度分析动力灾害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超前支护区域的有效支护是保证工作面高效安全开采的重要保障,虽然国内外对巷道超前支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是有关超前液压支架群组与锚固装备联合支护巷道围岩机理未有明确的研究。为此,本文采用理论建模、数值模拟、实验室相似模拟实验与现场实验共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巷道锚固装备支护状态下超前液压支架群组与巷道围岩间的力学作用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超前液压支架组与锚固装备共同支护
高地应力硬岩非爆式掘进失效是深部矿山开采掘进工程中的难题,研究硬岩诱导卸荷与多截齿协同破岩理论和实验的新方法,是深部矿山掘进亟须开展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硬岩卸荷规律,确定最优钻孔参数,研究硬岩卸荷作用下截齿截割特性,确定截齿截割最优参数,建立钻孔与截割的混杂系统模型,阐明钻孔诱导卸荷与多截齿协同破岩规律,在高地应力硬岩掘进技术及岩爆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
综合机械化采煤是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何保证综采工作面的顺利投产并且达到高产高效,综采设备的成功配套是这个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所以,研究煤炭开采过程中所用的综采工作面设备的配套原则和配套成功的标志,探索出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的简便方法,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现有的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方案多为根据经验选定的,或者利用现用配套设备的使用情况来预选设备、投入生产、实际应用确定的。这种配套方法
为解决深部煤层瓦斯含量高、压力大、渗透性系数低等难题,需要采取增大抽采负压、加密钻孔和加长抽采时间等提高瓦斯抽采效率的措施,这些措施易引起抽采过程中钻孔漏气,造成钻孔周围裂隙煤体自燃。针对此问题,本论文采用多孔介质渗流与热传递理论方法,模拟计算了瓦斯抽采钻孔周围裂隙煤体渗流场和温度场变化规律,研究了瓦斯抽采诱发裂隙煤体自燃预防技术。(1)通过热重分析实验得到煤自然发火三个阶段的活化能,确定了煤的最
基于衮矿集团17层煤赋存条件,以MG2×55/250-BWD型采煤机螺旋滚筒为工程对象,针对其落煤和装煤两大功能,研究螺旋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动力传递问题。对17层煤岩样进行物理、力学测试,并采用神经网络和离散元结合方法对煤岩参数进行标定。建立滚筒-夹矸-煤耦合离散元粘结接触模型,研究滚筒受力、装煤率及动力传递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滚筒截割含夹矸煤岩时,滚筒转速由75r/min增加到105r/min
矿山供配电系统中电缆与电缆、电缆与电气设备之间常采用电连接器实现电气连接,应用数量较大。矿山环境恶劣,尤其是煤矿井下环境潮湿、空间狭小、工作面设备频繁搬运,电连接器松动、锈蚀等故障时有发生,故障状态下电连接器接触电阻将增大、接触面温度升高,继而产生火花放电,严重时将引发串联故障电弧,轻则造成供电中断,重则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串联故障电弧发生时,时变电弧电阻与负载呈串联结构,造成回路阻抗增大、电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