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环境及饮食等诸多因素相关。异嗜性鼠白血病病毒相关病毒(Xentropic murine leukemia virus-related virus, XMRV)是2006年在前列腺癌患者中发现的第一种可以感染人类的γ逆转录病毒。之前有部分研究表明,在欧美人群中偶发性前列腺癌与RNase L R462Q基因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还有报道显示偶发性前列腺癌与XMRV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主要是调查XMRV在中国正常人群和偶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并同时获得RNase L基因型分布的相关信息,以及该基因型是否与中国前列腺癌相关。实验方法:本研究收集了156例前列腺癌患者和392例献血者样本,对其中的RNase L R462Q位点的基因型以及XMRV感染情况做了检测分析。1.采用PCR的方法,我们从125例前列腺癌和240例献血者样本中扩增获得了RNase L R462Q位点的基因分型数据。2.利用巢式PCR、western blot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在156例前列腺癌患者和392例献血者中进行了XMRV的检测及分析。结果:1.在中国人群中,RNase L R462Q位点Q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0.2%,前列腺癌患者中Q的基因频率为17.2%。2.采用巢式PCR的方法在156例前列腺癌和392例献血者样本中由于在检测过程中检测到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1例正常献血者为XMRV阳性感染情况,但是采用western blot无法检测到相应信号。在不同样本中扩增得到的序列并不完全一致,通过Blast比对后发现这些序列都是鼠内生性逆转录病毒(mouse endogenous retrovirus, mERVs)。3.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我们的样本中XMRV拷贝数目极低,其范围约在0.2~8.5copies/μl血浆。结论:1.中国人群中RNase L R462Q位点Q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0.2%,远远低于欧美人群的35%,同时统计测验分析显示RNase L R462Q基因型与中国偶发性前列腺癌没有显著相关性。2. XMRV及其相关病毒在3.2%的前列腺癌患者和2.8%的献血者可以检测到。统计分析表明,XMRV及其相关病毒感染与中国前列腺癌不相关。中国人群中可以检测到多种类型的mERVs,表明中国人群存在多种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