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6Sn5纳米颗粒低温烧结机理及耐高温纳米晶接头的制备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性能电子器件的迅猛发展,电子封装对于互连材料的高温服役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工艺温度却不宜过高。因此,本文提出将Cu6Sn5金属间化合物(IMC)纳米颗粒作为互连材料来将接头归一化为全 IMC 纳米晶接头的新型互连方法。利用纳米颗粒的尺寸效应可实现低温烧结,烧结后的接头能够恢复块体的高熔点,可实现高温服役;而且,Cu6Sn5还具备各向异性小、与Cu基板CTE匹配度高、导电导热性能优异等优势。因此,本文对Cu6Sn5纳米颗粒用作互连材料的可行性、互连机制和显微组织演化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高性能封装材料的开发和合金纳米材料在原子级别上的行为提供思路和指导。  通过对共沉淀还原法进行优化,实现了Cu6Sn5纳米颗粒的可控化制备。发现Sn离子的存在有助于减少Cu离子的氧化;Cu6Sn5是共沉淀还原法中优先生成的Cu-Sn IMC;以柠檬酸钠、SDS和CTAB为表面活性剂,在Cu与Sn原子比例为6:5时,制得的产物为纯净、无杂质的Cu6Sn5纳米颗粒;可通过降低反应温度、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增长表面活性剂的碳链长度来减小纳米颗粒尺寸,冰浴中以 CTAB为表面活性剂制得的Cu6Sn5纳米颗粒平均直径为6.4 nm。  通过低温烧结Cu6Sn5纳米焊膏制备了具备优良的力学、导电、导热性能的Cu6Sn5纳米晶接头。接头抗剪切强度强度高于17 MPa,烧结体硬度和杨氏模量分别约低至 70 HV和 75 GPa左右,并呈现优良的塑性变形能力;显微组织分析发现,烧结体为纳米晶,且接头界面处有 Cu3Sn生成,界面处实现了原子级别的冶金连接;接头导电性能、导热性能、高温服役能力和抗温度循环均优于传统的SAC305钎料,具备200℃高温下工作的能力。  在透射电镜中原位加热,研究了 Cu6Sn5纳米颗粒之间以及 Cu6Sn5纳米颗粒与微米级Cu基板之间的融合行为及机制。发现Cu6Sn5纳米颗粒的起始融合温度低至 125℃;升温至相变点以上会出现 η-Cu6Sn5相向 η’-Cu6Sn5相的不完全相转变;Cu6Sn5这种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纳米颗粒也遵循纳米颗粒接触时的对称、非对称融合和预熔化机制,以及非接触时的Ostwald 熟化、升华与取向翻转机制;Cu6Sn5纳米颗粒的融合中还同时存在定向附着生长机制,以及新提出的取向一致化机制。  在透射电镜中原位观察了Cu6Sn5纳米颗粒与微米级的单晶、多晶Cu薄膜之间的反应。发现Cu6Sn5纳米颗粒与Cu基板之间通过Cu向Cu6Sn5纳米颗粒内扩散反应生成 Cu3Sn 及更高反应温度下的Cu10Sn3;Cu6Sn5纳米颗粒与微米级Cu基板之间能够实现原子级别冶金互连,这是接头抗剪切强度优良的原因。  在高分辨透射电镜中原位观察了Cu6Sn5纳米颗粒的冷却行为,解释了烧结获得纳米晶的根本原因。186℃为Cu6Sn5的相变点,升降温过程中Cu6Sn5会发生低温η’相与高温η相之间的可逆、不完全相变;冷却过程中持续发生致密化;冷却至相变点之前,以晶粒长大为主;冷却至相变点之后,由于Cu6Sn5在降温过程中η相向η’相的相转变,Cu6Sn5会发生显著的组织细化,平均晶粒尺寸可达2.6 nm以下,这是接头组织呈现低硬度、低杨氏模量、高塑性的原因。这是Cu6Sn5纳米颗粒区别于其它纳米颗粒烧结互连材料的重要特点。
其他文献
Cu基合金具有高强高导等一系列优良性能,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对该类合金的研发工作,但是利用两相分离的特殊性能进行开发还比较少;Ni基合金的主要应用领域为高温合金,在钎焊领
该文通过系列二维后向台阶分离流动实验,采用PIV技术观测二维后向台阶稳态流和起动流的瞬态速度场,对瞬态速度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二维后向台阶层流、过渡流和湍流三种情况下
该论文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SnO粉末和晶粒尺寸约为几个到十几个纳米的掺锑SnO纳米晶粉末.通过XRD物相分析和TEM观测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
城市地表堆积物是城市非点源污染的最初来源,重金属是城市地表堆积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重金属中的Pb、Zn、Cu、Cd,则具有最显著的环境意义.该研究以地表堆积物中的Pb、
草莓滑刃线虫是一种重要的叶和芽寄生线虫,可侵染多种重要花卉、经济作物,被列入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目前,草莓滑刃线虫的鉴定以形态学鉴定为主,但一线口岸常分离不到雌
本文研究通过向ZA35合金中加入合金元素Sr,并进行稳定化处理及固溶时效热处理,通过力学性能、耐磨性能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元素Sr对ZA35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对相关的作用
学位
该论文丰富发展了SiC单晶材料的溶剂热合成新路线,在高压釜中制得了SiC单晶纳米丝和单晶片.单晶丝直径尺寸分布在10-100nm,最长可达30μ m;单晶片横向尺寸分布在0.2-6μm,呈
铝工业不仅是耗能大户,也是一个大污染源.炼铝过程尤其是炭阳极生产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污染物主要有沥青烟、粉尘、废渣、废水与噪声,同时还存在温室效应气体的
水产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研究领域,系统性研究不多,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该研究是水产养殖对水环境影响的一部分研究内容.该论文通过水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