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独立学院辅导员能力建设研究——以武昌理工学院为分析对象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4525466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此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也悄然而起,目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大学教育资源和在发展优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兴起便解决了众多学生入学难和国家教育资金投入欠缺的难题。   高校辅导员是工作在一线的主干力量,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生活指导起到了很大的引导作用,加强高校辅导员的能力提升,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观。笔者认为提高辅导员的能力主要从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两个方面进行提升,高校辅导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以武昌理工学院辅导员为分析对象,应用胜任力模型来全面提升辅导员的能力建设。   本文的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本文的结构和创新,四个部分展开。   第二部分:研究独立学院辅导员能力建设与胜任力模型概述。主要概述了独立学院的兴起与发展、能力建设的内容归纳、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定义、胜任力模型的类别,通过问卷调查、行为事件访谈、数据统计分析三方面的归纳总结,构建了独立学院辅导员胜任力模型。   第三部分:独立学院辅导员能力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笔者通过调研总结出武昌理工学院对于辅导员能力建设方面的现状分析,从工资、培训、考核等方面进行剖析;并由此提出独立学院辅导员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辅导员能力建设内容、形式单一、辅导员能力建设制度不健全、辅导员能力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根据问题挖掘出深层次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制度性因素阻碍了辅导员能力建设、主体性因素制约了辅导员能力建设、社会环境影响辅导员能力建设。   第四部分: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辅导员能力建设体系探索。此部分是基于胜任力模型下的辅导员能力建设提出相关对策,笔者主要从三中途径加以阐释: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辅导员工作心态稳定途径、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途径和基于胜任力特征的辅导员激励机制完善途径。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着巨大差别,国家将主要财政力量放在对城市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忽视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公共产品的一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目前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遥感和GIS技术为快速、准确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充分的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相关者应付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企业除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三农工作愈加重视,村干部则是国家推进各项决策方针在乡村落地的重要抓手。然而,目前不少村干部在工作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他们的履职能力与新时代对他们的需要还存在着诸多脱节。这就需要乡镇一级政府,充分发挥好村干部考核这一指挥棒的作用,用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鞭策村干部充分的履职尽责,同时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