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应急场景下基于中继技术的D2D通信可靠性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mg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列车的行车安全成为了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现有的铁路通信系统GSM-R,已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部门提出要研究新的技术,保障在信号设备失效等应急场景下的行车安全,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一个可靠畅通的综合数字调度移动通信网络。基于LTE的LTE-R系统成为了下一代铁路通信系统被提了出来。LTE中的D2D通信技术可在临近终端之间直接建立通信链路,使用授权频谱进行通信,能够有效降低基站负载,减小传输时延,提高频谱利用效率及系统可靠性。由于列车不能直接进行通信,在应急场景下,引入D2D通信技术,使两列临近列车进行直接通信,从而及时刹车、减速,防止列车追尾的发生。在脱离应急场景时,D2D通信立即取消。本文即针对LTE-R中D2D通信技术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创新点:首先将D2D通信技术引入了高铁应急通信中,分析了在较短距离内,无中继D2D通信与基于单跳中继传输的D2D通信可靠性;其次在较长距离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跳中继传输的D2D通信干扰消除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在第一个创新点中,本文将D2D通信技术引入了高铁应急通信中,通过对系统可靠性的分析来研究高铁应急条件下采用D2D通信的安全性,系统可靠性由中断概率这一指标来衡量。为进一步提高可靠性,本文提出了采用单跳中继传输的方案,即在两列采用应急D2D通信的高铁间,引入中继基站,这样,在增加较小的处理时延时,大大增大传输距离。通过仿真分析,该方案可有效降低中断概率,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了进行应急通信的高铁的安全。在第二个创新点中,为扩大D2D应急通信的覆盖范围,本文提出了基于多跳中继的方案,即在两列采用D2D应急通信的高铁间,引入多个中继基站,采用多跳传输的形式进行通信。由于相邻的两个中继之间存在干扰,所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织迭代算法的无线多跳中继方案。该方案基于IDMA算法,通过BER来衡量系统可靠性。通过仿真分析,采用迭代干扰消除算法的多跳检测运算简单、系统计算复杂度较低、性能较优,可以有效降低系统传输的BER,从而提高系统可靠性,保障了进行应急通信的高铁的安全。
其他文献
煤矿井下电磁波传播特性复杂,影响了煤矿井下移动用户的通信性能。但矿井巷道空间、频率和时间资源是开放的,移动用户采用时频编码协作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 Multiple Car
深空探测是指对月球和比月球更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的探测,对实施深空探测的航天器进行测控通信的系统称为深空测控通信系统。深空通信的基本特点是距离远、时延大、链路易中断
无线多跳网络具有网络自组织、网络拓扑动态变化、多跳性、分布式计算、节点能耗受限和所处网络环境恶劣等特点,所以无线多跳网络设计面临诸多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基于无线
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通信业务大幅度的增加,人们对无线业务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频谱资源的分配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大部分频谱被分配
近年WCDMA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和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技术的应用,基于无线IP网络发展IMS业务逐渐成熟。越来越流行的IM通信业务将通信业务的简化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作为多媒体的最重要模态,已经在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得到广泛使用。传统高质量二维平面视频虽能较好的反映客观物体的纹理,但是却不
基音周期作为语音信号处理中描述激励源的重要参数之一,广泛的应用于语音合成、语音编码和语音识别等语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准确可靠地对基音周期进行检测将直接影响整个语
数字集群系统是一种高级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它不仅能够提供个人移动通信,还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无线指挥调度等功能,是国内专用数字移动通信重点研究项目之一。目前,国内的城市
随着数字有线电视的普及,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另外,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使得以数字水印技术对数字电视监控既具实际意义,也具可行性。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对有线电视的监控,达到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环境日益复杂,通信信号在很宽的频带上采用了多种调制方式,同时这些信号的调制参数也不完全相同,如何有效的监视和识别这些信号,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