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面积心动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ji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ecundum atrial septal defect,S—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帧测量S—ASD的最大面积,观察S—ASD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等,几乎没有关于其动态变化特征的详细评价,本研究旨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技术测量S—ASD的面积,探讨其在心动周期各时相的动态变化特征;并评价房间隔缺损的面积变化率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应用RT—3DE技术对30例S—ASD患者进行实时三维成像,测量心动周期中各帧的S—ASD面积,并由此计算出各帧面积所占最大面积的百分比及S—ASD面积变化率。分析S—ASD面积变化率与年龄、心率、分流量(Qp/Qs)、平均缺损面积之间有无相关性。 结果:1.在心动周期各时相中,S—ASD面积收缩末期最大(6.37±1.17c㎡),舒张末期最小(3.17±0.68c㎡)。2.等容舒张期、等容收缩期、舒张晚期,S—ASD面积的变化较小;舒张中期及收缩中、晚期,S—ASD的面积变化较大。3.S—ASD面积的变化率与年龄呈低度负相关(r=-0.577,p<0.05),与Qp/Qs、心率、平均面积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S—ASD的面积在心动周期各时相中有典型的动态变化特征,RT—3DE可直观地显示并动态地探测这种变化特征。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是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基础能力”为主,人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大多是在语文课中学习和发展的。但是,在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课程不仅与各学科课程一起承担着学生学科知识、技能的培养任务,还在学科课程结构上,为适应核心素养培养而发生变化,最后要走向跨学科的开放和综合,也就是从最初具有鲜明学科特征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特殊能力学习,发展到包含学科特殊能力的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集思考力、判断力、人格品
期刊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进一步检验中文版Zarit护理负担量表(Zaritcaregiverburdeninterview,ZBI)信度和效度的基础上,应用它测量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家庭照顾者负担
“淮豆4号”是我所用“灌豆1号×诱变30”杂交选育,由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新品种。是目前江苏省累计种植面积最大(200万亩)、覆盖面积最广(40
初中英语新教材中选取了大量经典篇目,其内容、性质、表达方法形式多样。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而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受词汇、句型和语法结构等方面的限制,在对阅读和写作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阅读课上,学生还是为阅读而阅读,遇生词就翻词典,既被动又无声。写作课上,许多教师并没有把写作训练当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来对待,每次训练之间缺少联系
期刊
世纪之交,以网络、信息为基础的新经济浪潮初露端倪。虽然理论界对此尚有争议,但“山雨欲来风满楼”,特别是伴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的步伐,中国的企业该如何应对新经济带来的冲击与挑
高陂镇是中国青花瓷之乡,也是广东四大瓷都之一。大埔县高陂镇中心小学立足本土特色,挖掘陶瓷文化教育资源,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为理论基础,以陶瓷文化传承为主线,以培养制陶基本技能为重点,创建陶瓷教育基地,营造生活教育和陶艺教育的氛围,打造“陶陶文化”校园特色。  一、背景与思路  回眸历史,放眼今朝,国内外教育的迅猛发展,引领着我们以更开阔的胸怀和更长远的目光来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充分利用高陂镇特有的陶
期刊
每个加入全食超市的人都会迅速知道一点:“团队”才是权力中心,因为团队有批准职工去留的权力。招聘人员、采购、定价,这些企业核心的决策权都主要在团队而非总部手中。全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其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7T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收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26例,
2016年10月,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发布了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其中修订后的物理考试大纲将选修3-5模块列入必考内容,选修3-3、3-4模块为选考内容,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由于选修3-4模块已经在以往的广东卷高考中“退隐”多年,以致部分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教學中遇到不少困惑。笔者针对高中学生的数学理论水平和抽象概括能力不强的特
期刊
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城市与农村教学质量的差距问题、优质学校与普通学校教学质量的差距问题,也就是城乡和校际“双差距”问题,却一直未能解决,尤其是城乡教学质量差异问题,不但没有缩小差距,反而有扩大的迹象。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影响我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拦路虎”,一直是改革的难题,原因何在?如何提高?值得广大教育管理者思考和探索。  研究农村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