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预构皮瓣动物模型的建立及VEGF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zhongcan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简捷、稳定的大鼠腹部缺血性预构皮瓣动物模型,探讨重组VEGF重组蛋白促进大鼠预构皮瓣血管新生、提高皮瓣存活面积的可行性。方法和结果1.建立改良的大鼠腹部预构皮瓣模型:将28只近交系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组Ⅰ(长蒂)10只,组Ⅱ(短蒂)15只,组Ⅲ(无蒂)3只。一期手术:设计大鼠腹部7~9cm×7~9cm的随意皮瓣,上方、两侧边切开,由肉膜层下掀起,结扎双侧腹壁浅动脉,解剖出右侧股血管束,长蒂组由腹股沟分离至踝关节分支水平,短蒂组分离至腘动脉分支水平,无蒂组不分离,股血管束远端结扎,通过2cm宽皮下隧道转位固定于大鼠腹部随意皮瓣肉膜面近中央区,将切开三边原位缝回;二期手术:4周后,组Ⅰ、组Ⅱ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原位缝合,组Ⅲ四边切开,离断皮瓣,原位缝回。二期术后7天对各组皮瓣存活面积、血管新生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组Ⅰ、组Ⅱ、组Ⅲ二期术后一周皮瓣存活率分别为96.10±9.15%,55.59±13.06%,0;组Ⅰ、组Ⅱ结果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Ⅱ比组Ⅰ坏死面积明显扩大;组Ⅰ、组Ⅱ微血管计数分别为32.10±7.05条/mm2,26.50±5.61条/mm2(P>0.05)。确定组Ⅱ为改良的缺血性预构皮瓣动物模型。2、VEGF对预构皮瓣血管化的影响: 30只近交系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采用短蒂预构皮瓣,一期术中在血管蒂周围局部应用VEGF165(组Ⅰ)、PBS(组Ⅱ);4周后二期手术,形成以植入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原位缝合;二期术后7天对皮瓣存活、血管新生情况进行检测。结果:组Ⅰ、组Ⅱ二期术后一周皮瓣存活率分别为66.13±9.90%,55.59±13.06% ( P<0.05) ,有显著性差异;组Ⅰ与组Ⅱ比较,微血管显影见血管网更丰富,范围更广,分支更粗,内含墨汁的血管在皮瓣的表皮、真皮、皮下层均有分布;微血管计数组Ⅰ、组Ⅱ分别为25.83±6.33条/mm2 ,26.50±5.61条/mm2(p>0.05)。结论1、建立了一个简捷、稳定的预构皮瓣动物模型;2、VEGF重组蛋白可以促进预构皮瓣的血管新生,提高存活率,但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
目的:手术应激可以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使得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而这种情况在新生儿和婴幼儿尤为突出。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是近年来发现的介导
基层协商民主研究应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架构视野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构建思路下,重点关注"什么是基层协商民主""基层协商民主应该在什么范围、以什么形式有序、有效和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将其保护效应同传统的缺血预处理进行比较;同时研究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的保护效应有无叠加。方法: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利
目的既往认为胸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浸润上腔静脉已丧失手术治疗时机。然而,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显示,上腔静脉(superior vena cava,SVC)切除、血管置换术不仅在外科操作上具有可行性,而
目的与方法一、目的罗库溴铵是一种新型的中效非去极化肌松药,具有起效快、组胺释放少、心血管副作用少等优点,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七氟烷是我国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其血/气
借助2000—2007年成都市的统计数据,宏观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情况,指出农村收入和消费的改善落后于城镇,城乡差别继续扩大。通过建立多元因子分析模型,对城乡居民消
本课题运用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Server2010构建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门户,简称HRMOSS系统。Microsoft Office SharePoint Server2010是微软最新的企业信息门户解
<正>阳春三月,莱州湾畔,万亩盐田,春潮涌动。4月2日清晨,东方刚刚吐白,李爱友便拿起卤水表,走向滩田。胸前的共产党徽章,迎着第一缕朝霞,熠熠闪光。李爱友是山东海化羊口盐场
随着金融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证券公司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客户满意度、服务水平的差距、客户忠诚度的提升便成了证券公司获得可持续竞争力的关键。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实
●书画家临案,逢着精神不佳或体力不支时难免笔下有误。笔误需要救治,一不小心,救误又误,会留下双重遗憾。不宜再作自救的,不妨不救或者委以他人。郑逸梅《艺林散叶》记过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