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包载阿霉素及替莫唑胺用于脑胶质瘤的联合治疗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002%,患者的生存率很低,诊断后10年生存率仅2.8%。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由于血脑屏障及血脑肿瘤屏障的存在,从而限制了大部分化疗药物到达肿瘤部位发挥作用,因此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由于大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全身分布,进一步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临床疗效。近年来,纳米等药物载体的应用,提供了化疗药物临床应用的前景。其中病毒样颗粒(virus like particles,VLPs)由于其结构稳定性好、吸收效率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都将其应用于疫苗领域,只有少数人尝试将其应用于肿瘤的化疗。VLPs属于纳米结构,具有封装或附着蛋白质、核酸或其他小分子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修饰及附着各种靶向载体,使它们可以特异性地靶向到细胞、组织或器官,从而增加了药物的特异性,并减少全身毒副作用。本课题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对乙肝病毒核心蛋白病毒样颗粒进行靶向基团修饰,得到具有肿瘤靶向性的RGD-HBc VLPs和具有脑靶向性的TGN-HBc VLPs,通过两种病毒样颗粒的杂合重组使纳米载体具有双重靶向性,更好地到达肿瘤部位。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部分工作:首先,对拟使用的病毒样颗粒的相关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原核系统进行表达与纯化。经过对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及诱导表达,1.5L菌液可以得到含量高达20-30 mg的病毒样颗粒,且经过初步提纯与后期纯化后,蛋白的纯度较高。通过对病毒样颗粒进行TEM和DLS粒径表征可以看出该VLPs形貌完整,大小均一。测得TGN VLPs粒径大小为28.61 nm,RGD VLPs粒径大小为26.69 nm。其次,构建了分别包载两种化疗药物(阿霉素和替莫唑胺)的纳米药物体系,并对VLPs载药前后的形貌变化和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DOX@TGN/RGD VLPs粒径大小为29.33 nm;TMZ@TGN/RGD VLPs粒径大小为27.37 nm。载药前后VLPs结构较稳定,形貌和粒径几乎没有变化。DOX@TGN/RGD VLPs和TMZ@TGN/RGD VLPs包载DOX和TMZ的载药量分别为28.87%和1.72%。再次,对成功构建的纳米药物体系进行了体外抗肿瘤研究。在空白VLPs为50-500 mg/mL的浓度范围内细胞活力均在85%以上,可以证明该VLPs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载药VLPs的MTT结果显示,协同给药组DOX@TGN/RGD VLPs+TMZ@TGN/RGD VLPs 组与单独给药组DOX@TGN/RGD VLPs组的抗细胞生存活力能力均好于游离DOX组,且当DOX的浓度为0.001-0.1 μg/mL范围内时,协同给药组相比较单独给药组抑制肿瘤生存活力效果更加显著,证明纳米药物体系的抗肿瘤细胞生存活力能力比游离药物更好且联合用药有更好的抑制肿瘤细胞生存活力的能力。之后的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显示,纳米载体能够在1 h时开始被细胞摄取,在6h时大部分载体都已进入细胞质中。最后,进行了纳米药物体系的体内抗肿瘤性能研究。在成功构建裸鼠原位脑胶质瘤模型后,研究了由Cy5.5标记的空白TGN/RGD VLPs的靶向性,验证双靶向载体对脑肿瘤有着较强的靶向能力;抗肿瘤实验显示在给药10天后,靶向给药组DOX@TGN/RGD VLPs+TMZ@TGN/RGD VLPs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可达91.65%,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组别。
其他文献
有机磷化学在化学、化工领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憐杂环化合物在生物化学、配位化学、有机合成以及均相催化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中,苯并磷杂环戊二烯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光电性能,在光电化学材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关于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因此研宄构建苯并磷杂环戊二烯类衍生物的新方法极有意义。此外,己报道的该类化合物的种类较少,丰富苯并磷杂环戊二烯类化合物的种类也极有必要。本文开
老药新用(Drug repurposing or drug repositioning)是现代药物研发领域的一个重大机遇。相较于传统的药物研发过程,老药新用的发现不仅能降低研发失败风险,缩短药物开发的总体时间,减少所需投资,还可根据新适应症揭示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和新通路,为研究药物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等理论提供依据。虽然已开发了诸多计算机辅助老药新用发现的方法,并找到了一定的规律,但很少有工作从药物-药
目的现在每年越来越多的人去高原地区学习或工作,高原环境显著的特征是低氧,脑作为高耗氧量的器官之一,因此很容易受到高原低氧的影响。当人们在高原地区生活一段时间后再返回平原地区,已经适应了高原地区的脑可能会再次受到复氧产生的压力。脑是否受到高原低氧的影响以及返回平原地区之后能否恢复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验室前期运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发现高原低氧后
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其原型成分可能受环境或制剂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且入体后经过复杂的生物转化后会产生更多代谢物,加上生物基质的复杂性,目前已开发的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bsorption,Distribution,Metabolism,Excretion,ADME)研究策略局限性大,分析效率低。
电解锰渣是在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中锰矿石经酸浸后固液分离产生的废渣,其所含的主要污染物总锰、氨氮等严重超标,属于第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随着钢铁、化工和电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电解锰的需求量逐年递增,导致电解锰渣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业内尚没有一种成熟、高效的电解锰渣处理方式,使得大部分锰渣堆弃在废物坑等露天场所,对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从根本上解决电解锰渣污染问题,还可在
JAK/STAT信号通路是多种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共同途径,调控细胞凋亡、胚胎发育、血管再生、炎症、细胞的增殖转移等多种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JAK/STAT信号通路在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JAK/STAT信号通路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通路,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能够抑制癌细胞增殖,引起癌细胞凋亡。OVOL2蛋白是具有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在进化上呈高度保守性。最
目的:探索颈椎前入路手术早期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1年10月到2019年08月期间开展颈椎前入路手术的患者108例。以性别、年龄、疾病病程、疾病类型、脊髓损伤情况、内固定方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信息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早期并发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研究108名患者中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的
X射线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X-CT)在不会对被测物造成物理损伤的前提下,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构成像效果。因此,在无损检测和医学成像领域,X-CT成为一种主流的检测方式。然而研究发现实际应用中的X射线并非单一能量的电磁波,其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产生以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为主的一系列反应,这使得X射线经不同物质衰减后将产生具有标识性的X射线光谱,X射线光谱学为物
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癌症之一,临床上常采用外科手术、放化疗结合以及靶向药物为其主要治疗方式。放射治疗有效抑制早期肺癌的肿瘤发展及晚期转移,是肺癌患者的首要治疗策略。但放疗抗性的产生严重干扰肺癌患者的预后,因此辐射抗性的发生机制与放疗增敏剂的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MEN1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子调控多种表观遗传学过程,并且MEN1基因的表达与肺癌的疾病发展进程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基于menin调控
目的:梅毒是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和执行者,是宿主清除梅毒螺旋体最主要的效应细胞。自噬和吞噬作为巨噬细胞内固有的两种功能,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在Tp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论文拟明确Tp作用后巨噬细胞自噬和吞噬能力变化,分析自噬对巨噬细胞吞噬和杀伤Tp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NLRP3炎性复合体对巨噬细胞自噬和吞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