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醇胺A在肉鸡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生长后期的商品白羽肉鸡为研究对象,考察苯乙醇胺A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肌肉品质及健康的影响,研究了苯乙醇胺A在肉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为正确认识乙醇胺A提供理论依据,为相关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指导。试验一苯乙醇胺A在肉鸡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苯乙醇胺A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考察苯乙醇胺A在肉鸡体内的残留分布规律和残留消除规律。本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试验设计,共设4个处理组,分别在后期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40mg/kg的苯乙醇胺A。将400只21日龄AA肉公鸡,按初始体重(0.812±0.006kg)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为35天(21d-56d),其中,残留期为试验前21天(22d-42d),残留期分别饲喂含苯乙醇胺A 0、10、20和40mg/kg的饲粮,消除期为14天(43d-56d)更换成不含苯乙醇胺A的基础饲粮。在试验第22d(42日龄),测定肉鸡的生产性能指标和健康指标;在试验第22d(42日龄),采集每个重复鸡只的血液和组织样,测定苯乙醇胺A的残留量。更换饲粮后1d、2d、3d、4d、7d、14d,采集每个重复鸡只的血液和组织样,测定苯乙醇胺A的残留量。检测血液和组织样中的苯乙醇胺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20mg/kg的PEA肉鸡生长性能指标及死亡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40mg/kg的PEA,极显著提高21-42d肉鸡的死亡率(4% vs.20%)(P<0.01),显著降低BW、ADG、ADFI(4.68%、4.25%、5.33%,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mg/kg PEA,对肉鸡屠宰性能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20mg/kgPEA时,显著提高了肉鸡的屠宰率,显著降低了肉鸡的皮脂厚(P<0.05);添加40mg/kg的PEA显著降低42d肉鸡的半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对其他指标没有显著性影响。饲粮中添加40mg/kg PEA显著降低肉鸡胸肌PH45min、pH24h和△pH(P<0.05),添加10、20和40mg/kgPEA显著提高了肉鸡胸肌的蒸煮损失(P<0.05)。添加不同水平的PEA,肉鸡肾脏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学变化,表现为肾小管肿胀、细胞间质增宽、上皮细胞出现轻度脱落、局部萎缩等。添加10、20、40mg/kg的PEA在肉鸡血液和组织中均存在残留,其中以肺的残留量最高,各添加组在肺中的残留量分别达到了57.73ng/g、124.89ng/g和350.03ng/g。PEA在肉鸡体内的残留分布为:肺>>肝脏>肾脏>胸肌>血液,且各添加剂量的残留分布规律一致。PEA在肉鸡血液和组织中的含量,随消除时间的延长逐渐得到消除,消除规律符合指数回归,各添加剂量的消除规律一致。试验二苯乙醇胺A在肉鸡体内的代谢规律研究本试验旨在研究白羽肉鸡一次性饲喂含PEA的饲粮后,测定血液和排泄物中苯乙醇胺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及其代谢产物。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将20只49日龄健康AA肉公鸡(3.892±0.156kg),按初始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2处理,每个处理10只鸡,单笼饲养。试验期为3天。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PEA 67mg/kg(按试验一20mg/kg组一天的采食量为200g计算,每只肉鸡每天摄入PEA的量为4mg,将这4mg的PEA浓缩到60g饲粮中),所有饲粮均不添加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通过强饲法,一次性饲喂60g饲粮,记录强饲完成时间,随后让肉鸡自由采食基础饲粮(不添加维生素),分别在强饲完成后0.5、1、1.5、2、3、5、8、12、24、48、72小时采集肉鸡血液6m1;以4小时为时间间隔收集全部排泄物,收集72小时,用于测定血液和排泄物中PEA的含量。血液和排泄物中苯乙醇胺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排泄物中苯乙醇胺A的代谢产物用飞行时间质谱(Q-TOF)法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找到了PEA在肉鸡排泄物中的4种代谢产物,分别是甲基化产物、去甲基化产物、羟基化产物和乙酰基化产物。PEA在肉鸡血液中的累积曲线呈现双峰,分别在3h和8h达到峰值,且第二个峰值高于第一个峰值,半衰期为3.504±0.654h。PEA在肉鸡排泄物中的排泄曲线也呈现双峰,分别在8h和16h处达到峰值,且第二个峰值高于第一个峰值。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广大城乡对饲草饲料的需要愈来愈迫切,由于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城乡绿化,建造草坪,对牧草种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牧草种子的生产在国民经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针对患有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在2015-2017年接诊的85例患有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
类芦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在深圳市已被开发用于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特别在坡面防护及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然而关于类芦在生态防护中所起的作
本研究以BMPR-IA基因、BMP15基因和GDF9基因的多态性为研究内容,旨在探索此三个候选基因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开展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
指纹图谱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中药指纹图谱的发展现状、建立和评估方法.
目的:观察按摩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单纯牵引治疗对照组,基于此采用
目的:对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在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在2017年7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经由抽签法各选取上肢骨折患者34例,即对照组、
为探讨术前切口部位超前镇痛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本文选取70例行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组研究.具体研究情况,现进行如下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