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尾寒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BMPR-IA,BMP15和GDF9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BMPR-IA基因、BMP15基因和GDF9基因的多态性为研究内容,旨在探索此三个候选基因与小尾寒羊高繁殖力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开展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遗传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BMPR-IA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品种(小尾寒羊、湖羊)以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多赛特羊、特克塞尔羊、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尾寒羊中检测到AA、AB两种基因型,在湖羊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BB,而在低繁殖力的3个绵羊品种中只检测到一种基因型AA。小尾寒羊A等位基因频率为0.964,B等位基因频率为0.036。克隆测序发现,BB型与AA型相比有6处核苷酸发生了突变。独立性检验表明,小尾寒羊与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而湖羊与小尾寒羊、低繁殖力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AB基因型小尾寒羊平均产羔数比AA基因型多0.15只,但差异不显著(P>0.05)。经x~2适合性检验,五个绵羊品种此扩增片段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本研究结果表明,BMPR-IA基因可能不是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而很可能是湖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BMP15基因和GDF9基因的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结果表明:在5个绵羊品种中都没有检测到GDF9基因的G8突变(C→T),也没有检测到BMP15基因的B4突变(G→T)。高繁殖力的小尾寒羊在BMP15基因编
其他文献
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家禽进行遗传改良不仅可以改善禽肉、蛋的产量和品质,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功能基因研究的模型,转基因鸡在发育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域同样具有潜在的研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98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将其中32孕周前确诊为GDM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另外48例32孕周后
目的:探析肝脏动态增强CT与肝脏MRI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自2017.11~2018.10月间由本院收治的疑似肝细胞癌(HCC)患者80例作回顾性分析,以肝脏动态增强CT检查为对照
在新生婴儿时期到学龄时期期间的孩童成为“小儿”,在这个时期的孩童已经脱离母体来到这个世界,身体所处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环境的改变,但是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解磷定注射液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到2017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
目的: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应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甲氨蝶呤片实施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
目的:针对患有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的急救措施与临床护理方式进行探究.方法:抽选A医院在2015-2017年接诊的85例患有小儿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
类芦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近年来在深圳市已被开发用于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特别在坡面防护及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然而关于类芦在生态防护中所起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