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通过部署更密集的异构无线网络节点提升系统容量。然而,超密网络也存在诸多技术挑战。首先,超密网络下用户被异构基站多重覆盖,难以确定最优用户连接策略。其次,用户和业务的非均匀分布会引起异构基站之间的负载不均衡。通过设计用户连接(或网络选择)策略,用户可改善吞吐量,提升体验,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通过部署更密集的异构无线网络节点提升系统容量。然而,超密网络也存在诸多技术挑战。首先,超密网络下用户被异构基站多重覆盖,难以确定最优用户连接策略。其次,用户和业务的非均匀分布会引起异构基站之间的负载不均衡。通过设计用户连接(或网络选择)策略,用户可改善吞吐量,提升体验,平衡网络负载。为充分发挥超密网络增益和应对挑战,论文研究超密同构网络用户多连接技术和超密异构网络智能用户连接技术。一方面,超密网络中用户能够接收来自多基站的强信号,因此可通过建立多连接来提升传输速率;同时,用户可通过调整业务分配来实现负载均衡。当前多连接策略大多是中心式的,存在开销过高和缺乏对业务波动感知能力等问题。论文提出分布式多连接策略,将用户多连接问题建模为基于状态的势博弈(State-based Potential Game,SPG)模型。通过SPG构建状态空间,用户可感知基站负载状态。论文证明了所设计算法可实现用户连接策略全局最优,同时基于SPG建模设计了流量感知的TAMA(Traffic Aware Multiple Association,TAMA)算法。通过离散仿真,论文验证了算法时延性能、功耗性能等,分析了多连接技术的功耗情况。仿真结果显示在高负载情况下TAMA算法能够显著提升用户时延性能。另一方面,超密网络中用户连接问题复杂,频繁重选、切换问题更加严重。传统连接算法依据空口参数,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选择接入的基站;然而,空口参数波动严重使得传统算法面临频繁切换等问题。论文研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用户连接算法解决上述问题。然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与通信网络的结合仍存在如下挑战:第一,如何解决通信实时性与学习耗时性之间的矛盾;第二,如何解决由于异构网络引起的黑盒模型难收敛问题。为此,论文提出模型驱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框架,框架包括线下特征学习与线上策略学习。特征学习通过空口参数分析链路质量,策略学习基于负载状态和链路质量进行智能决策,根据博弈论指导进行优化。进一步,论文仿真了分布式智能用户连接算法,实现了兼顾负载和吞吐量的连接策略,解决了异构网络的频繁重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学习框架可改善算法收敛速度和用户体验。
其他文献
云端数据的安全性以及隐私保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基于属性基加密的访问控制可以保护这些数据免受非法侵害。然而现有方案在访问策略的隐私保护方面仍有缺陷。不能在服
计算机视觉指将人的视觉功能通过计算机手段实现,从而实现对客观世界中三维场景的感知和识别。在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初期,关于目标检测领域的问题就激发了研究人员浓厚的兴趣。
双极晶体管具有优良的特性,并且广泛应用在空间设备电子系统中。不同结构和不同栅氧化层GLPNP型晶体管对电离辐照损伤敏感性不同,因此分别研究不同栅氧化层厚度GLPNP型晶体管和不同结构GLPNP型晶体管的电离损伤效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不同栅氧化层厚度和不同结构的GLPNP型晶体管为研究对象,基于1MeV电子辐照试验,结合氢气浸泡试验,利用4200半导体参数测试仪和深能级瞬态谱测试仪,分别测试关
东莞篮球是中国篮球、乃至中国竞技领域的特有现象。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作为舶来品的篮球运动在东莞扎根并得到迅猛发展,是东莞及其民众对篮球运动认同和选择的结果。仪式
随着人们对空间通信的需求快速上升,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相关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卫星网络中卫星节点会根据轨道进行周期性的运转,节点之间的通信链路会频繁断开,因而卫星网络的拓扑结构具有时变性。另外,由于卫星自身成本和硬件上的限制,单个卫星难以在同一时间内建立多条数据通信链路。当卫星网络承载的数据传递量较大时,在这种资源受限网络中高效地调度链路成为了一个挑战。针对于该状况,连接计划设计(Co
在连续介电模型和有效质量近似下,采用变分法从理论上研究了流体静压力下GaN/AlxGa1-xN核/壳和反核/壳量子点的杂质态和激子态结合能及其光学性质。首先研究了反核/壳量子点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笔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现状及实际调研,发现当代高中学生在政治课堂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更科学、高效的记笔记
纵观课程改革,可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国际比较为基础的。换言之,国际间的课程比较和借鉴指引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通过课程的国际比较、借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定位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服务。在室内环境中,各种兴起的室内定位系统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导航工具。其中,基于位置指纹的室内定位技术由于其无需额外的设备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指纹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以满足人们多样的服务需求,专家学者们通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改进定位算法,却很少关注与研究环境中无线信号接入点(Access
随着各国在空间探索领域的研究深入,卫星激光通信、天线指向调整、精密光学跟踪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多自由度精密驱动技术提出了迫切需求。压电驱动与传统电磁驱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强、断电自锁等诸多优点;因此,基于压电致动的多自由度精密驱动装置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面向精密指向和调姿驱动的实际需求,以球型转子结构的两自由度压电驱动器为基本对象,开展了其机械本体及运动控制系统所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