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社会适应对其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分析——基于珠三角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中山大学城市社会研究中心“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项目调查数据,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对珠三角地区农民工迁移意愿的选择进行了分析。   研究首先区分了社会适应的三个层面,分别是经济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和心理层面。经济层面适应使用“平均月收入水平”和“住房设施齐全度”来测量,社会生活层面使用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生活的满意度”和“亲密朋友中有无当地人”来测量,心理层面使用“城市空间认同感”和“城市身份认同感来”测量。研究从总体上考察了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群体的整体社会适应水平,认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水平偏低。   同时研究发现,社会适应水平对农民工的迁移意愿产生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是假设的社会适应水平越高,农民工就越倾向于向城市永久迁移。而是社会适应不同层面的不同适应水平对迁移意愿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影响。   研究认为,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在经济层面的适应水平对迁移意愿的选择不产生影响,社会生活层面的适应水平才会对其迁移意愿的选择产生作用,即农民工迁移意愿的选择并不基于经济理性,而是基于社会理性。社会生活层面中,农民工在城市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的传统乡土网络关系可以为其选择永久迁移到城市提供足够的帮助,亲密朋友中是否有当地人并不对迁移意愿的选择构成影响。心理层面中,农民工的城市身份认同感越高,就越有可能选择永久性迁移。而在城市空间认同感中,农民工低层次的城市认同感使其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况,更加激发了他们选择永久迁移到城市的意愿。
其他文献
二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处于不断演变的过程当中,其中历经三次重大的调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受多种因素构成的合力的影响,也受一定规律的支配。了解美国对华政策演变的影响因子,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在新形势、新背景下,党内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诸多社会问题也涌现出来,这些都给党的公信力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些问
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方法表征了矿渣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研究了矿渣胶凝材料对尾砂固结过程的影响.微观实验结果表明:矿渣胶凝材料的水化产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购物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方式,为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所偏好。与此同时,网络消费纠纷猛增也给整个网络购物行业敲响了警钟。网
新中国成立后,中梵关系经历了由断交到对话的转变。在1962-1978年间,两国相互敌对的关系因梵蒂冈积极寻求与中国展开对话的态度有所改变,但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对梵蒂冈
学位
本文研究一个在当下中国普遍存在的地方司法实践现象:赔钱减刑。   所谓赔钱减刑,是指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法官对民事部分进行调解,并对做出经济赔偿的被告人给予从轻处罚。
学位
目的探讨对家长进行育婴指导对提高家长对新生儿早期教育重视程度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在我院分娩、孕期在孕妇学校培训的产妇所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200名,根据分娩顺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的医疗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自从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全局性发展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医
彰显城市的自然禀赋我们常常谈到一个城市的母亲河,比如天津的海河、上海的黄浦江(图1)、广州的珠江。那么,当你来过这座城市以后,你能记住我们的母亲河吗?我们的自然特征正
多巴胺为一种内源性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人们对多巴胺作用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认识到多巴胺不仅作为中枢神经系统递质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并且,中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