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尔塞维克》诞生于中国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低潮期,起初为党中央综合性刊物,内容涉面较广,后转为以刊载理论性文章为主的理论指导性机关刊。深入钻研《布尔塞维克》和挖掘其发行对推广马克思主义以及加快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历史作用,对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进一步纵深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进行《布尔塞维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重要历史的阶段性补充,是对列宁关于苏维埃报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党思想理论水平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水平的转变路程。《布尔塞维克》对党中央文件的刊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探寻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路线、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的变化,对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共产国际重要决议与指示文章的发表在中国的革命发展历程中发挥重大指导作用。由于部分中共领导人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犯了“左倾”错误,教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指导,盲目地遵照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过于乐观地估计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使党和革命事业遭受巨大损失。《布尔塞维克》作为党中央的重要机关报,所宣传的党的方针理论与政策路线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层左倾错误的思想色彩。但同时,对于国民党改组派、第三党、托陈取消派等敌对势力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诽谤以及党内“左倾”错误,《布尔塞维克》皆发文予以揭露并进行了坚决斗争,为党内外全面认清反对派的罪恶行径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地位,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党内外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发挥不可磨灭作用。《布尔塞维克》在白色恐怖环境下能够坚持发行并拓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范围和辐射人群,离不开中共中央、共产国际、中央党报委员会、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组织宣传机构部门和编撰群体力量的发挥。在他们的共同联合作用下,以《布尔塞维克》为代表的党机关刊物的创办愈发成熟,革命指导作用愈发明显,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地位愈发坚定,同时也带动了各地战斗团体如工会、共青团、文联等团体报刊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工农民众整体认知水平和政治思想觉悟的提升,而且为推动中国革命运动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战斗力量。作为一份党刊,《布尔塞维克》保留了党在这个时期的大量历史文献,见证了党在理论上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布尔塞维克》充分发挥其传播功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于关键时刻帮助党内外人士严厉批驳了反动党派的错误观点,揭露其阶级实质与虚伪本质,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大众化推广仍然是我党艰巨而系统的伟大工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节奏发展与更新,舆论媒体和宣传媒介对大众的影响越发强劲,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质疑和忽视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人群。因此,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地位,全面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合理运用传播媒介和正确把握传播媒体的舆论方向在今天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