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急性期中医证候属性及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三种中医治法影响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兴奋性氨基酸水平调控及其神经保护的动态实验观察

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meng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中医的辨证理论认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中医证候的演变过程,本实验在以往实验的基础上以临床上常见的证型为依据,选择与之相应的治法和方药,通过对急性局灶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不同时间位点、不同治法方药疗效的观察比较,以效测方,以方测法,以法测证,从脑缺血后脑组织内兴奋性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及兴奋性氨基酸一个重要受体表达变化的角度加以分析,以寻求不同中医治法的最佳作用环节和最佳作用时间位点,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物模型急性期的证候属性和演变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结论:(1)脑缺血损伤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连锁病理反应过程,这中间存在着中医证候的演变,中医药能够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作用。(2)三种中医治法对所选指标最佳作用时间位点分别为:化痰通腑法,在缺血2h再灌注早期(6h);潜阳熄风法和化痰通腑法,在缺血2h再灌注中期(48h);益气活血法,在缺血2h再灌注后期(72h)。三种中医治法均能从降低Glu、Asp的含量、升高GABA的含量及减少NMDAR1表达方面,调节EAA和IAA的动态平衡,从而发挥抗兴奋性毒性作用。(3)痰热、腑实、阳亢、风动、气虚、血瘀等因素共同存在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早期和中期,中医证候以痰热腑实和阳亢风动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逐渐演变为气虚血瘀,至后期以气虚血瘀证为主或兼有实证。   
其他文献
本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导师以往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消脂护肝胶囊治疗前后NAFL患者肝功能、血脂、血糖、肝脏B超及空腹血清胰岛素与瘦素的变化,探讨上述因素在NAF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平喘宁对哮喘豚鼠相关细胞因子、炎症介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探讨平喘宁治疗哮喘的相关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豚鼠80只,随机分为八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平喘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大学课堂互动为目的,以了解大学课堂互动现状为切入点,以J大学为例,使用问卷法及课堂观察法了解大学课堂互动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表明:大学课堂互动的
本文研究目的:了解降脂宁脉胶囊的实验室降脂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的部分影响。 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降脂宁脉胶囊高剂量
立足新时代高教改革背景,在梳理地方本科院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衡水学院为例,通过全员培训,提升一流专业建设质量意识;科学谋划,统筹加强专业与区域行业对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帮助学生清晰说明对象,发现和掌握说明文的特点,优化教学过程,以彰显说明文的独特文体价值,进而提高说
受新教改的影响,网络教学逐渐在各学校的教学中得以应用,网络课程教学的全面展开,区别于以往的面授式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设计给授课教师带来多种机遇与挑战.随着实践中教学
问题导向式思政课堂教学改革是对提升思政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有益探索.借助对分易教学平台,从问题的收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深化问题理解为旨意的学生学习任务的安排等
目前,基因组数据中有大约20%~30﹪的基因产物被预测为膜蛋白.膜蛋白由于其在细胞膜上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有的重要功能以及潜在的药用价值,引起了生物化学家浓厚的兴趣.由于膜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