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教中心,集中体现了一国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城市发展进程和状况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对全球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资源短缺、城市病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因此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权重,力求真实客观反映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现状,帮助决策者有效地评价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情况,为制定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支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和集聚经济理论,根据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2005年我国30个主要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评价得出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利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的因素。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越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受区位因素、文化因素、人口的综合素质、产业结构、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